熬的中药应该喝多少合适(熬中药的视频教程)

生活知识 2023-04-29 11:41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熬的中药应该喝多少合适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中药不是药,它是一种食物,而且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所以,中药的使用是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的,一般来说,中中药使用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这样既不会影响药效,也不会因为空腹服药而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如果是一些特殊的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就不能在饭前服用,否则容易出现胃肠道 *** 症状。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在睡前服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1、煎中药放多少水?

一般是三碗水莫过药并且浸泡20分到30分左右煮第一次,煮到剩一碗水的时候倒出,然后第二次再加三碗水煮至一碗水的时候和第一次的混合,注意这一次不需要再浸泡直接煮。一般药都是两次就可以了,因为现在的草药都是种植的所以两次差不多了,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药古方中的用量两半是现在多少克?

在中医药方面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升是体积单位,1升=液体200毫升

参考: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吕立国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 *** ,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 *** ,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 *** ,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 *** 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一个简单的 *** ,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 *** 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 *** 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 ***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你好:这里的两半就是一两半,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就是75克。

3、中药熬好多久喝完比较好?

一服中药,一般煎煮两遍。两遍合起来的药量,大约有600-700ml。一天内,分早中晚三顿用完或多次频服。至于饭前服还是饭后服,那要具体看医师的处方用药。

中药煎制,是根据药方和药材的特性来熬制的,熬好后,医生如果没有特意叮嘱,温热适口就可以,不要放到第二天。有的中药,要放冷了在喝,有的是趁热,各种情况都有。

一般的药,我们药师都建议,温服,大概就是中药熬好10-20分钟左右服用。

第二次喝的药,最多放到第二天上午,并且要加盖子,冷藏。

【刚熬好的药】

你的方子如果是机打的,一般在所有药的下面都有一行字:共7剂,每日一剂,一日二次,温服。每个医院或诊所的描述略有区别,但意思是一样的。温服,就是不要太烫的时候服,也不要放凉服,而是放温后服用。

放温需要的时间根据气温和湿度不一样,总体其实放10-20分钟就基本上能温下来了,这个时候服用正合适,你可以用手或者浅尝一口温度是不是合适,是不是烫嘴,烫就先别喝。因为过烫对食道有损伤,而放凉会容易造成一些有效成分析出沉淀,而且口感不太好。

【第二天的药】

如果是一剂二次的,第二次服药,需要把药汤重新加热,热透后(建议用明火加热,不要用微波炉),再放温服用。

注意:药汤只加热一次就可以了,尽量不要反复加热,所以尽量不要等到再放凉后再加热,这样药物的成分还是会有细微的变化,而且容易滋生细菌。

【两种不用温服的情况】

1、如果是治疗寒证,用的大热的药,医生会叮嘱热服,如果医生没有叮嘱,患者也可以在药还比较热的时候服用,也就是刚熬好,趁热喝,如果烫,就慢慢喝下去。

尤其治疗风寒表实证,就是感冒时怕冷很重,发烧轻,没有汗这种情况,不仅需要热服,而且还要加盖薄被子(不是厚被子)或者衣服取汗。

2、热病用寒药,比如胃肠有热,患者特别想吃喝冷的东西,非常排斥喝热的,这种情况,可以凉服,就是药放凉了再服用,就熬好了多放一些时间,但不要放太久,以免滋生细菌。

这些情况需一般医生会有特别医嘱,所以也不用非常慌乱,大部分情况都是温服即可。

【冷藏时间】

如果你的药是一副分多次服用的,建议自己熬好的药就当天喝完,冷藏最多也只能放到第二天上午。因为中药里面有营养的成分太多了,细菌很喜欢,多放一天就有更多放坏的危险。

如果是用中药袋冷藏,这个可以放的时间久一点,最多也就两个星期左右。

如果不放冷藏,那时间会更短。只要闻到变质了,这个药就不能喝了。

4、吃中药是不是见效慢?通常要吃几副才能见效?

中药不是見效慢,只要针对病症对了一点都不慢,虽然我自学中医的,对症落药是神速的。

吃中药见效快慢跟病情的轻重和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关系,病情轻,时间短可能三副左右就起效了,当然也根据自身体质好坏有关系。如果病情重,又拖延时间比较长且合并多种症状,这个就需要通过辩证分析综合调理了,那就不是几副中药就能见到效果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服用才可以。

中药治病本身就是个缓慢过程。 中药不像西药吃了会立竿见影。中药讲究的是固本培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药是哪里出问题治哪里。

特别提醒的是吃中药要通过中医的辩证才能施方,而且是一人一方不能乱用,也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的国粹,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知道我的回答对你的提问是否有帮助?愿人人都健康。

5、喝中药温度多少度好呀?

感觉到不烫嘴就可以,但是注意尽量不要凉喝。喝汤药期间,注意不要吃辛辣 *** 食物。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好的汤药是趁热喝,还是放温了喝?

代煎药拿到手上已经冷了,直接喝还是加热?

加热到什么温度喝?

……

喝中药的温度

中药服药主要有温服、热服、冷服,病症不同,服药温度就不同。


1、温服:适合寒性病患者



“温服”是指把煎好的汤药冷却到35℃左右服用,以接近 *** 内环境温度为宜。这样一方面不至于造成口腔及胃肠黏膜烫伤;另一方面与肠胃之性相合,减少药液偏冷偏热,对胃肠产生 *** 而引起呕吐或胃脘不适等症状,利于药物吸收。大部分中药汤剂都采用温服法,能够和胃健脾,助药力。


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效的麻黄汤,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普通感冒、流行 *** 冒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功效的归脾汤,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多梦易惊、便血等。


2、热服:适合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



疏散肌表功效的解表药、部分补益药、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药等,适合热服。

这类药通常治疗伤风感冒、恶寒无汗时,需要服药后盖上被子,捂出微汗以达到发汗解表散寒的目的。

如: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效的九味羌活汤,急需发汗时应热服,配粥一起热服更好;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的玉屏风散,主要用于治疗表虚自汗证;具有补血和血功效的四物汤,主要用于治疗面色无华、月经不调,这些类型的中药,均建议热服。

3、冷服:适合热病患者



“冷服”是指中药汤剂煎煮好后,放凉再喝。一般来说,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功效的中药、止血功效的中药均需冷服。

如: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的白虎汤,主要用于大热、大汗、大渴等;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小蓟子饮,主要治疗小便赤涩热痛、尿中见血等。凡中毒病人服解毒剂,也宜冷服,冷服可使毒物之瘀滞易于排出;呕吐病人服用汤剂,也宜冷服。

喝中药的温度多少要看治疗的种类。如果是治疗燥火温热署火的病,应该等汤药凉了再喝,这样有利于降火去燥除署。如果是治疗虚寒之病,应该在45度左右的温度来喝比较好!这样有利于暖经络和发汗!

6、中药可以煎熬多少次?每次时间间隔多少?

煎药前根据药的性质要把先煎或后下的药另包,一般情况如龟版、钟 *** 、附片、麻黄之类的矿物药、动物骨质药或带一定毒性的药物,要先煎30分钟~1个小时,以保证药效溢出或毒性减弱。如大黄、双花、芒硝等轻质清香类药要后下才不损药效。

服药一般情况下每天1剂,每剂煎2次,分2~3次服。

一般的药物首煎加冷水以漫过药面3~5厘米为益,水太少不利药效渗出,太多则服食的汤液量过大。加适量水后先浸泡15~30分钟,再用大火烧开,然后用小火煎15~30分钟,但清扬解表类的药不益超过10分钟,而补益类药可适当延长不超过1个小时为益。二煎加水平药面则可,煎的时间比首煎少5~10分钟就可以了。首煎和二煎的药液可以混合以后分服,也可煎一次服一次。

以上煎药的 *** 和服用 *** 不是绝对的,必要时要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调整,也许会一剂一服,也许会一天服2剂3剂甚至更多。

最后强调一点,煎药一定不能用金属器皿煎,煎煮过程中药物会与金属发生不可预测的反应,轻则失去药效,重则危害 *** 健康。切记:煎药一定要用砂、陶、瓷或玻璃等材质的器具。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