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成为世界标准!鼻咽癌联合国际指南发布
中国CSCO与美国ASCO联手制定鼻咽癌国际指南,开启全球合作新篇章
2021年1月6日,由我国顶尖学者牵头的鼻咽癌国际指南,正式在肿瘤学领域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发表。这是中国医学领域的一大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肿瘤学正式进入国际循证指南的行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马骏教授和孙颖教授作为CSCO-ASCO鼻咽癌联合指南专家组的共同主席,引领着这场医学界的国际盛会。除了他们之外,四川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多位专家也参与了此次工作。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指南的编写还吸引了众多国际顶级专家参与,包括ASCO的资深指南专家Nofisat Ismaila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知名专家。
本次指南的制定不仅体现了中国专家在医学领域的实力与贡献,更展示了CSCO与ASCO的强强联合。与传统的NCCN指南相比,这部新的鼻咽癌国际指南在专业性及资源可及性上更具优势。
在专业性方面,该指南由CSCO专家代表与ASCO资深指南专家共同制定。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筛选和评估,专家组纳入了众多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对于每一项推荐的治疗方案,专家组都详细阐述了其证据质量、推荐强度以及获益风险比,使医生和患者能够全面理解每一项决策的依据。专家组的推荐都经过了严格的讨论和审定,用词精确,确保准确传达推荐意图。
而在资源可及性方面,该指南的专家组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资源差异。他们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参与制定,并特别邀请了美国放射肿瘤学会的社区肿瘤学专家进行指导,以确保指南在不同地区的实际应用中更具可操作性。这不仅提高了指南的实用性,也增强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
一、指南创新:患者与医生的共同指南
本指南不仅为医生提供了专业指导,更将患者的声音融入其中,成为了解患者困惑、指导治疗的重要工具。在综合专家意见的还聆听了患方的真实反馈,让指南更具人文关怀。对于鼻咽癌患者Thomas Morgan先生的体验,专家组深入探讨了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在影响,并在指南中特别指出,对于II期鼻咽癌中的低危亚群,可以考虑接受单纯放疗,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这一创新性的决策体现了对个体患者的关注,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医患双方的共同满意。
二、中国速度:向世界推广的高质量研究
历经9个月的紧张工作,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本指南的研究最终完成。这一速度不仅创造了ASCO的新纪录,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医学研究的实力与速度。经过11次全球网络会议、1000余封邮件的深入讨论,以及50余名外部专家的审阅评述,该指南得以在肿瘤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推广了医学新进展。CSCO与ASCO将继续深化鼻咽癌指南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三、中国智慧:造福全球患者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不断砥砺前进。在医学领域,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鼻咽癌诊治经验。我们自信地将中国智慧凝结为世界标准,通过参与制定这项国际指南,在保障我国患者受益的也为国际鼻咽癌临床实践的规范化提供了指导。这一成果展现了我国鼻咽癌领域学者的世界担当,证明了我们始终秉承不畏艰辛、求索不止的传统。
四、专家团队介绍:国际水平的中国学者
本指南的完成离不开专家团队的辛勤付出。马骏教授、孙颖教授、郎锦义教授以及易俊林教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们不仅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还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获得了众多荣誉。他们的杰出贡献为中国的医学事业赢得了国际赞誉。通过参与制定这一国际指南,他们不仅保证了我国患者的最佳获益,还为全球患者带来了福音,充分展现了中国学者的世界担当。胡超苏与陈雨沛,肿瘤治疗领域的佼佼者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胡超苏教授与陈雨沛医师分别以其独特的专业成就与才华,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璀璨明星。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学术成果,更是以其卓越的医术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胡超苏教授作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鼻咽癌诊治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是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的前主任委员,以及多个重要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专家。他在肿瘤治疗领域发表了超过150篇专业论文,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及地方级的科研成果奖。他的贡献与努力,为鼻咽癌的诊疗与防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雨沛医师则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的杰出代表,是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他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包括Lancet、J Clin Oncol等国际顶级期刊上。他在鼻咽癌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广东省医学科技奖等多项荣誉。他还担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鼻咽癌临床试验协作组的重要职务。
除了这两位杰出的专家,其他专家组成员也在各自的领域里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们共同致力于肿瘤治疗的研究与实践,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作为通讯员陈,他也在传播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