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有这4种情况,或是肠癌的兆头
恶性肿瘤 2020-02-06 12:00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40出头的大刘,近半年多来排便习惯越来越不规律,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有时候一天可以有三次大便,便中也时常带血。
大刘以为是痔疮,并没有在意,但腹泻和便血症状不断加重,一直未见好转,人也开始消瘦。
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大刘去了广州的三甲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自己竟然得了大肠癌!不过幸运的是,由于检查的及时,大刘的肿瘤属于早期,经过手术治疗,总算保住了性命。
然而大部分人并没有大刘这样的幸运,据报道,我国消化道肿瘤早癌诊断率低于30%,也就是说,70%的人去检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而大便异常便是大肠癌的征兆之一。
怎样的排便习惯才是健康的?
有的人习惯早上起床就排便,有的人则要等到饭后;有的人排便时间很短,有的人排便时间长达一小时以上……到底怎样的排便习惯才是健康的呢?正常的排便习惯有两个衡量标准。
一是按时按点。大便形成后,肠道会以每天2-3次、每次每分钟1-2cm的速度将其推动到左半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在早上起床后和饭后2小时内,由于体位反射或胃结肠反射,会引起结肠整体蠕动,以每小时10cm的速度推进,可能直接促成排便。因此,如果每天定时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排便的人,消化功能良好。
二是每次排便不超过10分钟。排便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看报纸、不玩手机,否则会加长排便时间。如果每次排便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容易形成痔疮。
排便出现四种异常要警惕肠癌
排便完成之后,还要养成一个习惯,看一眼便便的颜色、形态、多少等。正常的便便,应该是香蕉状、棕黄色的半固体,一次约排出300克。如果大便过干、过稀、带血、黏腻等,说明消化道功能出现了问题。特别是要警惕,大便异常与大肠癌息息相关,还容易与痔疮混淆。比如:
1.排便突然变多。以前排便按时按点,排便次数突然变多,一天两三次,还有排不尽的感觉;以前很少便秘或者腹泻,最近却便秘、腹泻频繁,可能是大肠癌的征兆。
2.大便变细。经常出现大便性状变稀或者呈长条状的情况,排便以后感觉完全没排。
3.大便带血。大便带血,可能是痔疮、肛裂、肠炎、痢疾、肿瘤;大便发黑、发亮,呈沥青样,可能是胃出血或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呈灰色、白色,可能是胆道系统发生了阻塞。
4.大便有腐臭味。大便气味是肠内环境恶化的最佳证据,健康人拉的大便一般不会太臭,肠癌患者的大便,有刺鼻酸味和腐臭味。
大便异常,需要做哪些检查?
当发现大便异常,怀疑自己是大肠癌或者其他疾病时,应该做什么检查呢?可以进行大便潜血、肠镜、直肠指检检查。
大便潜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的出血。大便潜血不一定是肠癌,像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直肠炎、大肠癌等疾病都会导致潜血。大便潜血灵敏、快捷、廉价,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监测明显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在胃肠道肿瘤筛查预警、抗凝剂使用过程中的出血监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肠镜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方法,操作方法是将一条长约200cm、直径约1cm,末端装有微型电子摄影机的可弯曲的纤维软管通过肛门置入直肠、结肠直到末端回肠的肠腔内,医生可以在连接的显示屏观察肠壁表面。
直肠指检,是医生将食指伸进患者肛门内,检查和了解患者肛门直肠疾病的方法。通过直肠指检,可以早发现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恶性或良性疾病的早期病变。
预防大肠癌的方法
我国每年大肠癌的发病率都在增加,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肠癌发病率已趋于国际水平。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长期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压力过大,不运动等都是大肠癌的诱因,要预防大肠癌,就要从这些方面抓起:
适量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E是天然的抗氧剂,能够防止大肠癌。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核桃、西红柿、海鲜、乳制品等。
坚持锻炼。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时间。
定期体检。对于大肠癌高危人群,建议40岁开始就要进行肠镜检查,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对于无特殊风险人群,建议45岁开始就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由于大肠癌在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漏诊,临床上有不少直肠癌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就诊时已是属中晚期。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预防大肠癌,还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就医,早诊早治,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