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肺癌死亡与吸烟有关
今年11月是第八个“国际关注月”。11月4日,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对话希望—关注中国治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部主任支修益教授指出,我国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已经成为累计危险性最高的癌症。如何防控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社会迫在眉睫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支修益的答案是“戒烟”,“吸烟是肺癌发病的第一元凶,超过八成的肺癌病人死亡与吸烟相关。如果真能实现全面禁烟,降低肺癌的发病率会容易得多。”
烟草让肺癌成为“常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曾指出:“中国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肺癌大国。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到2025年,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将达到100万。更糟糕的是,目前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仅10%;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支修益进一步强调:“和其他的恶性肿瘤不同,医学界对于诱发肺癌的原因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了,但是,这些年来其发病率居然还能‘屡创新高’,这确实让我们很痛心!”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如今在整个医学界,甚至在关注健康的百姓中,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烟草燃烧过程中可释放出6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等,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些毒素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损害,进而导致癌变。据支修益介绍,随着烟草摄入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率也会明显升高。而且患上肺癌后,吸烟者的死亡风险也远远高于不吸烟者。具体说来,男性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8―20倍。“特别是每天超过一包烟,烟龄超过30年的烟民更应提高警惕。”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教授郭惠琴说。
此外,支修益还提醒大众,近年来“女式香烟”和号称“含尼古丁少”的低焦油烟成了女性朋友和时尚人群的“新宠”,但说到诱发肺癌的“潜力”,这类新产品却一点都不会输给“前辈”。
一人吸烟,全家遭难
如果说吸烟者患上肺癌,多少还有些“咎由自取”的意思,那么不少肺癌病人因“二手烟”发病才真是无妄之灾。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对此深感遗憾:“许多患者确诊后对我说,‘我从来不抽烟,怎么也会得这种病?!’面对这样的病人,我特别痛心。烟雾缭绕的工作环境让肺癌向他们伸出了罪恶的‘黑手’,而他们多数情况下却毫不知情,因此有时候他们发现肺癌可能比吸烟者还要晚,真是很可惜。”
早在1996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时,就出现了“二手烟”一词,即“每周至少有1次接触15分钟以上的环境烟草烟雾”。而吴一龙告诉记者,最新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天吸入二手烟的时间超过15分钟,其患肺癌的几率与抽烟者是一样的。支修益也指出,有数据显示,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丈夫吸烟,妻子患肺癌的危险会增加30%;儿童吸入‘二手烟’,不但会影响发育,还容易诱发气管炎、肺炎,甚至肿瘤等一系列疾病。真可以说是‘一人吸烟,全家遭难。’”
控烟就是控癌
“其实,现在防控肺癌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治疗手段能够取得多大的突破,而在于控烟运动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控烟就是控癌。”支修益的话可谓代表了当今控烟及肿瘤防治专家的心声。
但让他们担忧的是,我国目前仍然是烟草消费的“第一大国”,吸烟者约有3.5亿,而且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倾向,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19.7岁。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愈发沉重的疾病负担。“肺癌死亡率的上升,都在吸烟流行20—30年后出现。中国烟草消费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因此,在未来的20—30年,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会继续上升。”支修益说,但不管怎样,即使吸烟者从中年时期开始戒烟,也可减少肺癌风险;而如果中年以前戒烟,可使烟草所致肺癌风险减少超过90%。因而,对吸烟者而言,何时戒烟都不晚,但越早越好。
“而且早在1998年,世界卫生大会就已明确,烟草依赖其实是一种疾病。因此,即使光凭自己的意志戒不了烟也不必颓丧。药物、心理和行为治疗,三管齐下,也让戒烟变得不再困难。”支修益说。记者也了解到,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多种戒烟药品,《中国临床戒烟指南》也将不少药品列为推荐采用的治疗手段,尼古丁受体部分激动剂伐尼克兰(商品名畅沛)就是之一。作为新型戒烟药物,伐尼克兰(畅沛)具有激动和拮抗的双重作用,即它既能缓解吸烟者对尼古丁的渴望与戒断症状,又能拮抗尼古丁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帮助成瘾者尽早摆脱对烟草的依赖,明显提高了戒烟的成功率,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