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诊断方法
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
x线表现以及痰癌细胞检查(痰检)
诊断工作中
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步骤
(一)X线阴性痰检阴性
1.凡无症状但具有三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400支/年)者应半年进行70~100mm荧光缩影x线摄片或胸部透视和痰液细胞检查
2.凡有咯血或/和干性呛咳伴有三大高危因素者应反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
给以规则抗炎治疗;可以考虑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和电视透视
如反复痰检或镜检仍阴性
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
坚持一年
(二)X线阴性痰检阳性
1.排除上呼吸道和食管癌肿
2.进行纤支镜检争取窥及亚亚段
遇可疑的局部粘膜增厚
粗糙或有血迹
须在该处作刷检
冲洗或穿刺支气管壁粘膜寻找癌细胞
如发现局部有高低不平或粗糙明显
应考虑作咬取活检
3.进行电视透视变动体位
重点注意隐蔽部位小结节灶
4.如经以上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仍应每两个月复查痰液
电透和纤支镜检
也可作CT检查
在可疑处作细分层
定期复查持续不少于一年
(三)X线阳性痰检阴性
1.有段叶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炎
怀疑为中央型肺癌者应作纤支镜检
包括经纤支镜活检(TBB)
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反复加强痰检
2.肿块或结节病变应作局部断层片有条件者可作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
或经皮肺活检
或抽吸作细胞学诊断
3.连续痰检至少十二次以上
4.反复痰检仍为阴性而x线高度怀疑肺癌时
应作剖胸探查与冷冻切片活检
(四)X线阳性痰检阳性
1.积极作手术前准备
2.疑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时可摄正侧位倾斜分层片
必要时可作CT
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在大医院则应常规采用CT和正侧倾斜分层片
肝脏B超
骨同位素扫描和骨髓穿刺成活检涂片检查
以利制订治疗方案
三病理概况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
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临近的肺组织生长
并可通过淋巴
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
癌瘤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的情况与癌瘤的组织学类型
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
上叶多于下叶
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
起源于主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的肺癌
位置靠近肺门者
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
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
称为周围性肺癌
(一)分类 临床上一般将肺癌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1.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在各种类型肺癌中最为常见约占50%
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
男性占多数
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
常为中央型肺癌
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
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病程较长
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经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2.未分化癌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多见于男性
发病年龄较轻
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
居中央型肺癌
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又可分为燕麦细胞
小圆细胞和大细胞等几种类型
其中以燕麦细胞最为常见
未分化癌恶性度高
生长快
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
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3.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
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
发病年龄较小
女性相对多见
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
为周围型肺癌
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
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
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
4.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
部位在肺野周围
在各型肺癌中
发病率最低
女性比较多见
一般分化程度较高
生长较慢
癌细胞沿细支气管
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
而不侵犯肺泡间隔
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
肺泡细胞癌在形态上有结节型和弥漫型两类
前者可以是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后者形态类似肺炎
病变范围局限的结节型
手术切除疗效较好
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要对群众广泛宣传防癌知识
对40岁以上的成人宜定期每隔半年进行1次胸部X线普查
对已出现可疑症状如久咳不愈
痰血
肺部阴影者更应进行一系列详细检查
明确诊断
对于普查中发现的≤5mm的结节
应每3个月复查1次;6~10mm大小的结节
应经皮穿刺活检
如果不能活检
应每3个月复查CT;>1cm的结节
应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