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有哪些
肺部肿瘤 2017-04-17 16:38肺癌治疗www.zhongliuw.cn
肺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其方法有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栓塞、经皮下药盒埋置系统化疗、肺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化疗。
治疗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先把抗癌药物沿肿瘤滋养动脉,随供应肿瘤的动脉血流,直接灌入肿瘤和瘤床杀死癌细胞。的肿瘤组织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根据这一循环特点,人们提出了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以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更有效地杀灭癌细胞,并且减少和减轻全身毒副作用。经支气管动脉给药与静脉给药比较,进入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可以高达8~48倍。而化学药物浓度每增加1倍,杀灭肿瘤细胞的数量即增加10倍,且呈对数关系递增。
另外,经支气管动脉给予的药物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直接进入肿瘤组织,仅极少量与血浆蛋白结合而绝大部分为游离药物,更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疗效。
(一)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1)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于中晚期肺癌,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肺癌患者,或外科手术未能全部切除肿瘤者。另外,外科手术前做BAI可使肿瘤缩小,有效地降低肺癌的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及降低术后复发率。
肺内多发转移性肿瘤,虽不属于支气管肺癌,但采用BAI仍可以获得很好疗效。对造影剂过敏、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心、肺、肝和肾功能不全者禁忌进行此项治疗。
2)所用设备和器材:带影像增强器的X线机,介入治疗手术包,Seldinger穿刺针,导丝,血管鞘以及几种型号和规格的导管。
3)所用药物: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类型,选用丝裂霉素C、阿霉素、顺铂、卡铂、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长春瑞宾、羟基喜树碱等,常选择2~3种联合使用,每种抗癌药物单独用40~50ml生理盐水或糖水稀释,一般用药剂量为:顺铂80~100mg,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C10~14mg,氟尿嘧啶脱氧核苷0.5~1.0g,长春瑞宾20~40mg,羟基喜树碱20~40mg。应采用体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并根据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在重复治疗时予以调整。
4)操作过程:操作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必要时行全身肝素化。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多经股动脉穿刺,导管选用Shepherd Hook、Cobra、MIK或胃左动脉导管,型号5F或6F,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后,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再缓慢注入2~3种化疗药物。必要时选用微导管,以便选择为肿瘤供血的支气管动脉分支,并避开共干的肋间动脉。
5)并发症及处理:支气管动脉若与肋间动脉共干,可引起肋间动脉炎,导致皮肤损害。若有脊髓动脉发自支气管动脉,则可能引起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截瘫。预防措施为造影若发现有脊髓动脉分支时不能给药;避开脊髓动脉分支后还应缓慢注药,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活动情况,术后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地塞米松5~10mg。
6)疗效评价:经支气管动脉注药,高浓度的抗癌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区,加之肿瘤血管有成熟的纤维肌层,血管收缩排挤能力差,药物在肿瘤所在区域作用时间长,经动脉直接灌注药物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对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明显下降,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大幅度增加。但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疗效不仅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药物的选择有关,还与肿瘤的血供多少以及造影剂的染色程度有关。
因选择的病例差异、用药量及药物种类和灌注化疗次数不同,各家报道的疗效亦不同。有学者综合多家资料,选择Ⅱ~Ⅳ期肺癌,行BAI,或灌注加栓塞,进行疗效比较。单纯灌注化疗的缓解率为61.4%,有效率为88.6%。灌注加栓塞的缓解率为72.5%,有效率为95.0%。平均生存14.5个月,部分病例生存5年以上。BAI近期疗效显着,但患者往往在停止治疗3~5个月后肿瘤复发长大。因此应积极联合其他治疗措施如灌注后外科切除、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以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使用带有抗癌药物的微囊或微球,栓塞为肿瘤供血的支气管动脉,可使化疗药物在肿瘤部位的作用持续更长时间,提高靶部位的药物浓度,更有效地杀灭癌细胞。栓塞还具有阻断动脉血流的作用,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并且对肺癌伴咯血的患者产生明显的止血效果。
(三)BAI加肺动脉灌注化疗
有学者认为,肺癌绝大部分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而有一部分由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观察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供血的灌注模型发现,支气管动脉供血以肿瘤中心为着,也可见于肿瘤边缘。
肺动脉供血多位于肿瘤边缘,少见于肿瘤中心。因此,经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灌注化疗,可以提高疗效。行单纯BAI或BAI+DAI,长期观察随访比较,结果发现行BAI+DAI双介入组的1、2、3年生存率略低于单纯行BAI组,并且在双介入术中行肺动脉造影时均未发现有肿瘤染色。
因此,是否在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同时加肺动脉介入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