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饭前还是饭 服药最佳时间你选对了吗?
正确服药,护航健康
对于药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饭后服用以免伤胃、减少副作用。实际上,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方式对于药效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药物亦有各自的特性。
说起吃药时间,饭时服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食物中的油类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使其及时发挥药效。空腹服药则是指在餐前1至2小时或餐后2小时左右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使药物迅速进入小肠产生作用。
打开药箱,你会发现各种形态的药品,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其中,片剂又有缓释片、控释片、分散片等多种类型。这些不同的药物有何区别呢?
以缓释片为例,它通过缓慢匀速的溶解,实现数小时内药物的平稳释放。多数缓释片不能掰开,但也有新型的缓释片是骨架式结构,可以掰开但不能研碎。
控释片通过药片外包膜上的小孔结构,缓慢释放活性药物。有些患者可能会困惑:为何吃了这类药拉出来的还是一片药,根本不溶解不吸收?实际上,控释片内的药物已经溶解并释放在了体内,只是其外壳被排出。
还有分散片、肠溶片等不同类型的药物。分散片能迅速溶于水中,适合老人、儿童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肠溶片在酸性环境下不溶解,需在碱性小肠环境下溶解吸收,因此大多数应空腹饭前服用。
抗生素类药物是常见的药品之一。虽然都被称为“头孢”,但不同代的头孢类药物其抗菌谱并不完全相同。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很多抗生素应该在饭前空腹服用,特别是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食物会延缓这类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速率,影响疗效。也有一些抗菌药物如头孢类药物对胃有一定的刺激,建议在饭后服用,以避免不适。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其他一些药物也应在饭前服用,如降糖药、胃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等。降压药物应在晨起即刻服用,而某些特殊药物如止泻药也有其特定的服用方式。
正确的服药方法和时间对于药效至关重要。为了确保药效和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我们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药物。饭后服药,讲究多多
究竟哪些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呢?让我们来探个究竟。
饭后服用能减少对胃粘膜刺激的药物,如消炎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散利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等。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在饭后服用能随着食物提高吸收效果。铁剂饭后服用,不仅能减少胃刺激,还能延长在十二指肠的停留时间,使铁剂充分吸收。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螺内酯在饭后服用也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在此,方昱药师提醒大家,服药时尽量用温水送服。不要用茶水、饮料、汤汁等服药,因为这些液体可能影响药效。特别是牛奶和咖啡,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不良效果。更令人容易疏忽的是,一些饮料中的乙醇与头孢类药物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甚至可能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等危险情况。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尤其是抗生素,应绝对避免饮酒。
那么,吃药时应该喝多少水呢?大多数药物服用时是需要“多饮水”的,因为足够的水可以帮助药物在胃内快速崩解和溶解,有利于吸收。也有一些药物需要“少饮水”甚至“不饮水”。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药师徐陆忠介绍,某些药物如铝碳酸镁片、硫糖铝片等,可以直接嚼碎成粉末干吞或用极少量的水吞服。而一些特殊的药物如蒙脱石散、龙胆酊等,不宜饮水过多,以免影响药效。口崩片、西吡氯铵含片等口含片在含服后的一段时间内也不宜喝水。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等糖浆剂服用后应尽量避免立即饮水,以保持药物在炎症部位的黏附,发挥消炎止咳的作用。
饭后服用药物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正确的服药方式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在服用药物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药师或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