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治疗新进展
癌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升高的癌症。据美国癌症协会2013年的数据显示,癌已成为美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近二十年来癌的发病率更是增长了约四到六倍,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其发病率已经接近欧美水平。接下来,让我们关注癌治疗的新进展。
癌吃什么好?
对于癌患者而言,适宜的食材包括草鱼、鲫鱼、芋头和胡萝卜等。而应当避免的食物有腊肉、火腿、香肠、韭菜和茼蒿等。还可以尝试栀子仁枸杞粥等食疗方案,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除烦止渴。
癌治疗新进展
虽然癌被称为“癌中之王”,预后极差,但近年来治疗新进展不断。自1996年Burris等人的研究以来,虽然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治疗药物在改善患者生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疗效仍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新技术,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尤其是体部伽马刀这一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在癌治疗方面取得了与手术切除相媲美的效果。我们采用的全身伽刀治疗癌的回顾资料显示,其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总和达到近九成。对于II期病人,其一年和两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了七成和近半。放射损伤轻微,这一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常东姝等报道的数据显示,I、II期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都已经达到了外科手术的效果。
虽然癌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癌的治疗革新与进展:聚焦DPD高表达及S-1的临床价值
癌因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高表达特点,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位和方向。DPD是癌组织中的重要生物标记物,其高表达使得癌对放疗和化疗药物具有独特的反应特性。在此背景下,TOMO放射治疗系统的出现,为癌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该系统集IMRT和IGRT于一体,使肿瘤剂量适形度更高,剂量强度调节更精准,有效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负担。其图像引导功能可在放疗期间实时采集CT数据,确保放射治疗和影像技术的无缝结合。
近期,韩国的JI等报道了使用TOMO治疗局限期癌的初步成果,有效率和肿瘤控制情况令人鼓舞。Cyrus Chargari等人的研究也证实,TOMO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局控率,并出色地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这些成果展示了精确放疗在癌治疗中的巨大优势。
在药物治疗方面,癌的DPD高表达特点也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发的S-1是新一代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通过抑制DPD酶活性,减少5-FU的分解代谢,从而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其强效的DPD抑制作用显著降低了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和其他不良反应,增强了5-FU的利用率。在47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 2011)上,S-1的GEST研究结果显示其在晚期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吉西他滨相当,为非劣效性药物。更重要的是,S-1联合吉西他滨的GS方案在某些亚组分析中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这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依据。S-1在癌术后辅助化疗中也显示出显著的优势,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标准。
探索癌治疗的新里程:JASPAC-01研究揭示S-1药物的巨大潜力
一项在日本33家医疗中心进行的随机、开放III期临床试验JASPAC-01研究,正在为癌的辅助治疗开辟新的道路。该研究首次将单药S-1与吉西他滨进行头对头比较,结果显示S-1的疗效不仅不低于吉西他滨,而且在某些关键指标上表现更佳。该研究纳入了385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癌患者,他们在术后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S-1和吉西他滨治疗。结果显示,S-1组的2年生存率高达70%,而吉西他滨组仅为53%。更令人振奋的是,使用S-1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延长了约20个月,死亡风险降低了46%。这一显著的优势使得S-1在今年被纳入日本癌治疗指南。
除了作为辅助治疗的潜力,S-1还以其独特的放疗增敏作用提高了癌的放疗效果。其机制在于,S-1中的吉美嘧啶能够抑制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在放射治疗初期使用S-1,不仅能杀死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细胞,还能缩小肿瘤、改善氧供,达到放疗增敏的目的。S-1联合放化疗被认为是局部晚期和复发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S-1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或晚期癌的总有效率高达68%-97%,中位生存期达到12.9个月至16.8个月。这一疗法不仅提高了总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还显著缓解了癌痛,并且安全性良好。S-1被认为是新一代的治疗选择,对于早期、局部晚期及晚期转移性癌患者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探索癌治疗的深度理解:从传统偏方到现代选择
面对癌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寻求各种治疗偏方以寻求一线生机。从传统的中草药到食疗,再到现代的中成药,这些治疗方法各有特色,但使用时需慎重。
让我们了解一下传统的中医方剂:
对于气血瘀滞型的癌,采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以活血化瘀,疏通气血。对于脾虚湿阻型,选用适量党参、白术、茯苓等,旨在健脾除湿。阴虚内热型则选用沙参、麦冬等药材,以养阴清热。每日一剂,水煎服用。
接下来,食疗偏方也是人们常常尝试的:
赤豆鲤鱼,以鲤鱼、赤豆、陈皮等为主要原料,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猪胰海带汤则以猪胰、淡菜、海带等为主要原料,能补虚益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栀子仁枸杞粥、荠菜豆腐羹等也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还有一些常用的治疗偏方:
葫芦散、瓜蒂散等,这些偏方的效果因人而异,需慎重使用。近年来,一些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出来的中成药,如人参皂苷Rh2,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中药现代化产物富集了人参的精华,具有强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分化和凋亡,防止肿瘤血管淋巴管的生成,对于改善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着显著的效果。
但再次强调,治疗癌应个体化,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使用任何偏方或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确保安全有效。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战胜病魔。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面对健康问题,请始终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癌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一、癌术前护理知识
对于癌患者,术前护理至关重要。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原因,鼓励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并教会他们如何减轻焦虑。重视饮食护理,记录患者的进食量,观察进食后的消化情况,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助消化药物。对于有摄入障碍的患者,按照医嘱合理安排补液,补充营养物质,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问题。还要关注患者的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浴,并涂抹止痒剂。如果出现瘙痒,切忌用手抓挠,以免影响皮肤健康。
二、癌术后护理要点
术后护理同样重要。对于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和引流条内的渗出物情况,以警惕胆瘘、胰瘘和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对于接受胰体和胰尾切除的患者,要注意断面处的引流管情况。手术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禁食水,通过静脉营养来维持生理需要。当排气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或低脂普食。可以正常进食后,要注意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这些食物经过组织捣碎机粉碎后,通过鼻饲管喂食。
科学确诊癌的方法
癌的确诊需要借助科学的检查手段。
一、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清晰显示轮廓异常,对于早期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情况,对于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的诊断,MRI优于CT扫描。但需要注意的是,MRI价格较为昂贵。
二、B超
B超可以直接观察到癌的影像,如低回声的肿瘤。B超还可以观察到间接线索,如扩张的胰管、胆管等。对于小胰癌的诊断,B超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三、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对于癌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例如,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可能提示癌的存在。
四、CT扫描
CT扫描能够显示肿块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尽管对于小于2cm的肿块,CT扫描有可能无法发现影像学改变,但总体上,CT扫描仍是癌早期诊的主要手段之一。
以上各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综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诊断过程中,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史,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