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胎盘早期剥离的征象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盘正常位置的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对于胎盘早剥的轻度情况,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通常出血量较大,颜色暗红。伴随轻度腹痛或不明显腹痛,贫血的体征并不显著。但对于重型胎盘早剥,则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疼痛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异,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那么,产妇胎盘早期剥离究竟有哪些征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目录
胎盘早剥的成因
产妇胎盘早期剥离的征兆
胎盘早剥的预防方法
胎盘早剥的检查与诊断
胎盘早剥的治疗策略
胎盘早剥的成因
胎盘早剥的引发原因多样。其中包括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等引发的全身血管病变。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可能导致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并破裂出血。机械性因素如外伤、胎位异常、脐带问题也可能导致胎盘早剥。子宫静脉压的突然升高、吸烟、胎膜早破、滥用以及孕妇的年龄和产次也与胎盘早剥有一定关联。
产妇胎盘早期剥离的征兆
胎盘早剥的征兆多样化且复杂。约80%的病例会出现阴道出血,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大约三分之二的女性会出现腹部、后背及子宫的疼痛。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宫缩异常,表现为连续高强度的宫缩。在诊断过程中,约60%的胎儿心率监护会显示胎儿宫内窘迫,其中15%的胎儿可能已经死亡。约五分之一的胎盘早剥病例在初期仅表现为早产,直至出现阴道流血或胎儿宫内窘迫才被察觉。
胎盘早剥的预防方法
预防胎盘早剥首先要了解何为子宫胎盘卒中。这是胎盘早剥中特有的专业术语,发生时血液会渗入子宫肌层,导致肌纤维分离、坏死。当血液渗入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会出现蓝紫色瘀斑。了解这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对于预防胎盘早剥至关重要。目前预防胎盘早剥的方法主要针对可能的病因,如控制血压、避免外伤、等。
如何应对休克状态?
当病人入院时,由于失血过多往往处于休克状态,病情严重。为了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必须迅速补充血容量。新鲜血液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补充血容量,还可以提供凝血因子,防止凝血功能障碍的出现。这样一来,各主要器官的血供得以保证,避免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
关于胎盘早剥,如何应对终止妊娠的难题?
对于胎盘早剥的孕妇来说,情况十分危急,随时可能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处理此病的及时与否与母儿的预后密切相关。一旦确诊,应毫不犹豫立即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孕产次数、胎盘剥离的严重程度、胎儿宫内状况以及宫颈成熟度和宫颈口大小等因素。对于轻型胎盘早剥且宫颈已成熟、宫口开大的患者,可以尝试破膜并密切监控各项指标,同时用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护。对于重型胎盘早剥或其他紧急情况,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出血并促进宫缩。若出现子宫卒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效果不佳,应考虑切除子宫以防止更多并发症的出现。
胎盘早剥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如何治疗?
胎盘早剥患者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应及时进行化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足量输入新鲜血液来补充丢失的血量和凝血因子。对于血小板严重缺乏的患者,可以输注浓缩血小板。如果纤维蛋白原降低且继续有活动性出血,经输新鲜血无效,应输注适量纤维蛋白原。若无法获得新鲜血液,可使用新鲜冻干血浆作为应急措施。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抗凝及抗纤溶治疗。
如何预防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胎盘早剥的严重并发症,应高度重视。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关键是密切注意患者的尿量。若尿量减少,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并考虑是否有肾功能衰竭的可能。一旦确诊,应迅速采取治疗措施,如使用甘露醇或速尿等药物。若病情严重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以抢救孕妇生命。
胎盘早剥的检查方法:
B超检查是了解胎盘部位和类型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以明确胎儿的大小和存活情况。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查。对于Ⅱ度及Ⅲ度患者,还需要检测肾功能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有条件时做血气分析,并进行DIC筛选试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肘静脉血的凝固情况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胎盘早剥的治疗策略:
纠正休克是首要任务,需要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改善血液循环。根据血红蛋白的数值,可以输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其中新鲜血液最佳,既能补充血容量又能提供凝血因子。治疗的目标是使血细胞比容提高到0.30以上,并且尿量维持在30ml/h以上。及时终止妊娠:胎盘早剥的处理之道
在胎儿娩出前,胎盘剥离的状况可能持续恶化。一旦诊断为Ⅱ度或Ⅲ度胎盘早剥,应立即采取措施终止妊娠。如何抉择终止方式,需结合孕妇的病情轻重、胎儿宫内状况、产程进展以及胎产式等因素。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选择:
对于Ⅰ度胎盘早剥的孕妇,如果一般情况良好,病情较轻,以外出血为主,宫口已经扩张,预计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分娩,那么可以选择经阴道分娩。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缩小子宫容积。用腹部包裹腹带压迫胎盘,阻止其继续剥离。必要时,可以滴注缩宫素来加速第二产程。但产程中需密切观察多项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转为剖宫产。
剖宫产则适用于更复杂的情境,如Ⅱ度胎盘早剥的产妇病情恶化、胎儿出现窘迫或死亡,以及Ⅲ度胎盘早剥无法立即分娩的情况。剖宫产手术后,需立即注射宫缩剂并按摩子宫以促进收缩。如遇子宫胎盘卒中,可结合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若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应迅速输入新鲜血液、凝血因子,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的处理:
终止妊娠后,还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予以妥善处理。
1.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应立即给予子宫收缩药物,如缩宫素等。若出血无法控制,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按相应情况处理。
2. 凝血功能障碍:迅速终止妊娠,阻断促凝物质进入母血循环,并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应用肝素并进行抗纤溶治疗。
3. 肾衰竭:密切关注尿量变化,若尿量减少且相关指标恶化,提示肾衰竭,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并考虑血液透析治疗。
每个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都是宝贵的,希望每位孕妇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和专业的医疗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