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疾病中,胃癌常常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胃病,让人在不经意间陷入危机。了解胃癌的症状并提前做好防御工作至关重要。那么,胃癌究竟有哪些症状呢?让我们一起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目录:
年轻人如何远离胃癌的威胁?
中医治疗胃癌的独特方法
切勿将胃痞误认为是胃癌
浅析胃癌的病因
胃癌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年轻人如何远离胃癌的威胁?
近年来,胃癌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实际上,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膳食结构,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有胃癌人数估计为76万,每年新发病例42万,死亡人数达30万。尽管胃癌的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但年轻人的比例仍在不断上升。其中,一些不良习惯是致胃癌的“三宗罪”:长期吸烟、饮用烈性酒,长期食用烟熏、盐腌和霉变食物,以及肥胖、长期精神压抑等。
想要远离胃癌,首先要避免这些不良习惯。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来抵御胃癌的侵袭。例如,大蒜是公认的防癌食物,具有明显的抗癌功效。了解胃癌的早期信号也非常重要,如反复出现的胃痛、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不适等。胃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中医治疗胃癌的独特方法:
1. 肝胃不和型:辨证施治,以舒肝和胃、降逆止痛为主。选用柴胡、郁金、枳壳等药物,另加抗癌中草药。
2. 脾胃虚寒型:针对虚寒表现,如喜温喜按、喜喝热饮等,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选用人参、党参、白术等药物,另选性温的抗癌中草药。
(3)瘀毒内阻型胃癌:此类患者疼痛显著,脘胀拒按,显见血瘀毒瘀之症,伴有热象。辨证为瘀毒内阻、血瘀胃热。治疗方法以解毒祛瘀、清热养阴为主。采用生蒲黄、五灵脂、蛇蜕、血余炭、仙鹤草等中草药,并辅以其他抗癌中草药。日久伤络,吐血便血,血瘀有形,故痛处固定且拒按;瘀毒化热耗伤胃阴,故口干思冷饮,脉象滑数。其中,蛇蜕、露蜂房擅长解毒去瘀;生蒲黄、五灵脂、元胡、白屈菜则能活血化瘀止痛;血余炭、陈棕炭、仙鹤草止血生新;玉竹、藕节则养阴益胃。
(4)气血双亏型胃癌:此型多见于胃癌晚期,患者呈现恶病质及高度贫血,耗血伤气,后天化源不足。故气血双亏,并可能伴随脾肾阳气虚。此型常伴随邪实,肿物包块明显。因气血大亏,不宜攻伐,只能大补气血,健脾补肾。采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草药健脾益气;当归、熟地、阿胶滋阴补血;紫河车大补元气,补肾填精。还有醒脾开胃助消化的草药如陈皮、麦稻芽等。
关于临床辨证加减用药:
呕吐可加入半夏、生姜、竹茹等草药;
口干可加入石斛、麦冬等;
胃疼可加入元胡、香附等;
便干可加入火麻仁、郁李仁等;
便溏可加入儿茶、老鹤草等;
呕血、便血可加入血余炭、棕榈炭等;
腹胀可加入枳壳、大腹皮等。
还有一些单验方和偏方,如肿节风(草珊瑚)片、10%鸦胆子乳剂等对胃癌可能有一定效果。还有应用蛇毒、巴豆制剂,藤梨根为主的复方治疗胃癌的方法,但疗效尚待验证。
常用的抗癌中草药包括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
莫把胃痞当胃癌】
胃痞是中医特有的病名,主要症状为胃脘部痞塞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该病常见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与胃癌无关。
按中医理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受外邪、内伤饮食等因素影响,导致脾胃升降失职,即可发生胃脘痞塞不舒。治疗胃痞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消胀为基本法则,并根据病人的其他兼症、舌苔、脉象等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虚实,再进行治疗。
病人应注意饮食节制,勿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及生冷之品。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尽管胃痞的病情可能迁延反复,但坚持正确的治疗并注意饮食、情志的调摄,一般多能痊愈,预后良好。
浅析胃癌的病因】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健康问题频发,胃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他们大多生活不规律,经常参加酒场和聚会。待发现时大多已是晚期,但对胃癌的病因并不了解。
胃癌发病与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密切相关。我国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的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也高。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癌的一个重要病因。在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超过60%。
早期胃癌:70%以上的患者在疾病早期毫无症状。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最常见的初发症状是上腹轻度不适,这与消化不良或胃炎的症状相似。
进展期胃癌:
对于之前没有胃病史的患者,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或疼痛可能是胃癌进展的征兆。
对于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近期上腹痛的频率加快、程度加重,也需警惕。
上腹部饱胀感常常是老年人进展期胃癌的早期症状。若癌灶位于贲门,患者可能会感到进食不畅;若位于幽门,出现梗阻时,患者可能会呕吐出隔夜食物。约5 0%的老年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日益消瘦、乏力等症状。消化道出血也是一大表现,包括呕血、黑便等。
终末期胃癌死亡前症状:
1. 恶液质症状明显,如消瘦、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糜等。
2. 上腹持续疼痛,这可能是由于癌灶溃疡、侵犯神经或骨膜引起的。
3. 可能发生大量呕血、黑便等,甚至出现胃穿孔、胃梗阻等严重症状。
4. 腹部可能出现包块,左锁骨上淋巴结可能肿大并融合成团。
5. 如果癌细胞转移到其他器官,可能会出现相应症状,如压迫大血管致肢体水肿、心包积液等。在肝脏的转移也可能引起黄疸和肝肿大。
6. 由于免疫力差和肠道通透性增高,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等症状。
7. 由于广泛转移和多脏器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面临恶性营养不良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早预防并及早发现胃癌的存在,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