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八件事更不易患胃癌
胃癌,是我国癌症榜单上的“常客”。每年,它夺去了大约17万人的生命,几乎占据了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新增的胃癌病例超过2万,患者大多集中在40至60岁之间。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如何预防胃癌,做好这八件事,远离胃癌的威胁。
目录:
1. 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 如何预防胃癌?做好这八件事是关键!
3. 胃癌有哪些分类?
4. 哪些人更需要预防胃癌?
5. 胃癌的早期预防策略是什么?
一、胃癌的治疗方法
胃癌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手术治疗、化疗和其他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旨在切除肿瘤和可能受影响的胃壁组织,并清除周围的淋巴结。化疗则用于辅助手术治疗,通过药物延长生存期,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其他治疗手段如放疗、热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中。近年来,新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草酸铂等被广泛应用于胃癌治疗。
二、预防胃癌:做好这八件事
1. 少吃或不吃腌菜,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可能转化为致癌物质。
2. 避免食用烟熏和油煎食物,它们含有的致癌物质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对人体健康有害。
3. 远离霉变食物,霉变是由污染霉菌引起,其中一些霉菌产毒,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4. 不吸烟、少饮酒。烟雾中的致癌物质与酒精都可能刺激胃黏膜,损伤粘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
5.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过热过烫的食物对胃有损伤性刺激。
6. 多吃新鲜蔬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B、E以及蛋白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7. 注意饮用水的卫生,避免摄入被污染的水源中的致癌金属离子。
8.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癌的发生。
胃癌的分类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胃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隆起型胃癌表现为癌肿突出于胃黏膜表面,形成息肉样隆起。而浅表型胃癌则相对平坦,无明显凹陷或隆起,若直径较小则称为浅表局限型,若直径较大则称为浅表广泛型。还有凹陷型胃癌,其特点为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层但溃疡深达黏膜下层。对于进展期胃癌,若肿瘤组织已浸润到肌层或浆膜层则称进展期胃癌,可根据其特点分为隆起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
除了上述分型,胃癌还可以根据组织学分型分为普通类型和特殊类型。普通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等,而特殊类型则包括腺鳞癌、鳞癌等。根据细胞形态与组织化学,胃癌还可以分为肠型和弥漫型两类。肠型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而弥漫型则相反。
那么,哪些人更应防范胃癌呢?研究发现,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胃癌风险较高。例如,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患者,以及经历过胃切除手术的人。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胃癌发病率也较高。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提高警惕。虽然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都可能是胃癌的征兆。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嗜烟酒者应放宽到35岁)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就医。
那么如何预防胃癌呢?饮食预防是关键。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快进食。注意避免摄入霉变食物和农药污染的食品,不饮污染水源,控制食用盐腌食品、烟熏食品和油炸、火烤食品的摄入,以减少致癌物质的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了解胃癌的分类、高风险人群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胃癌。让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胃癌的威胁。保持营养平衡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及β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有助于修复机体天然防癌屏障,有效阻止化学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起到防癌作用。增加蛋、奶、鲜鱼、鲜肉和豆制品的摄入,全面改善营养状况,实现营养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速,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适当释放压力,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在中医理论中,长期情绪压抑、郁闷会导致气机郁滞,气滞血瘀甚至结块,有可能引发癌肿。调节自身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至关重要。
积极普查早治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手段。患有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常增生、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随访,预防胃癌的发生。在高发区和高危人群中,应进行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普查普治。出现原因不明且顽固的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下降、食后腹部饱胀及不适感、返酸、嗳气,伴有体重下降或贫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过去没有胃痛而现在反复出现胃痛,或者胃痛性质、强度、规律发生改变的情况,也应该及时就诊。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胃癌的疗效。
我们要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做起,通过保持营养平衡、保持乐观心态和积极普查早治,来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