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鼻咽癌
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主要与遗传、病毒及环境因素有关。一旦发病,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如何判断及应对鼻咽癌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
目录导航
如何判断鼻咽癌?
哪些人群易患鼻咽癌?
如何确认自己是否患上鼻咽癌?
鼻咽癌的身体表现需谨慎对待
鼻咽癌的误诊误区
怎样判断鼻咽癌?
通过症状判断。鼻咽癌常见症状包括回缩性血涕、单侧性耳鸣、听力减退等。血清学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方式。若血清中含有较高EB病毒的抗体滴度,尤其是VCA-IgA和EA-IgA抗体滴度,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通过鼻咽活检,即对鼻咽镜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部分进行采样,经处理后送病理分析,这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鼻咽癌肺部转移的症状也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人易患鼻咽癌
鼻咽癌的易患人群主要包括气虚质者、晦涩质者、燥红质者和过敏体质者。这些体质的人群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较为敏感。
如何纠正自己是否患上鼻咽癌呢?
应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卫生,避免病毒感染。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入,并积极、戒酒。有鼻咽疾病应及早就医诊治。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菜花、海带、木耳等。保持乐观的情绪,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介绍鼻咽癌的四大征兆,如何早期察觉?
一、鼻塞、鼻噻,是鼻咽癌的警钟?
当鼻咽癌的肿瘤逐渐壮大,它会直接堵塞鼻孔,导致鼻噻的症状。初时,鼻噻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但随着肿瘤的增大,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只能张口呼吸。这一症状,不可小觑。
二、回吸性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早期鼻咽癌患者,在吸鼻后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的情况。这一症状在早期可能是间歇性的,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出血量可能会增多。这一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头痛面麻,鼻咽癌不请自来?
鼻咽癌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的症状,这一症状在早期表现为不固定的间歇性头痛,晚期则可能表现为持续的偏头痛。患者还可能出现面部皮肤麻木感,检查时可能会发现痛觉和触觉的神经减退或消失。
警惕!身体这些表现可能是鼻咽癌的征兆
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鼻咽癌的防范尤为重要。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1. 涕血:约四分之三的患者会出现此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表面的黏膜溃破或感染所致。
2. 鼻塞:肿瘤堵塞鼻后孔或侵入后鼻腔可引起鼻塞,表现为单侧性且逐渐加重。
3. 耳鸣耳闷:当鼻咽部的肿瘤压迫到咽鼓管时,可能出现耳堵塞感、耳鸣甚至听力下降。
4. 持续头痛:鼻咽癌可能引发持续性头痛,同时可能伴随面麻、张口困难等症状。
5. 眼部症状:当病灶压迫支配眼活动的神经时,可能导致复视或眼球活动受限。
6. 颈部淋巴结肿大:约七成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有颈淋巴结肿大,这是鼻咽癌转移到颈淋巴结的表现。
鼻咽癌的误诊误区
专家指出,尤其在广东等鼻咽癌高发地区,青少年病例的误诊率相当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易与常见疾病如鼻炎、咽炎、感冒等混淆,导致患者忽视或误诊。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对于广为流传的“鼻咽炎会引发鼻咽癌”的说法,专家明确表示这是误导。鼻咽炎与鼻咽癌之间不存在直接和必然的联系,两者的治疗手段也截然不同。
在广东,鼻咽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但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研究指出,鼻咽癌的可能致病原因包括化学致癌、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鼻咽癌患者有家族病史。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一个病区,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存在家族肿瘤史,其中大部分是直系亲属患的是鼻咽癌。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鼻咽癌的误诊率相当高。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鼻咽癌较为罕见,早期症状不明显,医患双方容易缺乏警惕。日常生活中,有相当部分的EB病毒血清呈阳性反应的正常人,但EB血清滴度越高,鼻咽癌的发病率越高。当三项指标都呈现高位时,应进行活检。
专家强调,单侧耳鸣是鼻咽癌的一个重要警报。与此鼻咽癌在临床上的误诊情况五花八门。最常见的误区包括:将脖子肿块误诊为淋巴结发炎、将耳鸣误诊为中耳炎、以及将面部发麻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等。
对于防范鼻咽癌,专家给出了多项建议。不要轻信药品广告宣传的鼻咽炎药物;坚持定期体检,有条件者可进行血液EB病毒检查;留意不明原因的鼻塞、流鼻血、偏头痛、耳鸣等症状;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人更要留意鼻咽疾病的变化。
专家还指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鼻咽癌早期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可控可治的。广东设立了全国首家鼻咽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以加强市民对鼻咽癌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公众而言,正确理解鼻咽炎与鼻咽癌的关系、提高对鼻咽癌的警惕性、及时进行体检和血液检查,都是预防和治疗鼻咽癌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