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血管瘤
血管瘤,这一在婴儿期常见的疾病,不仅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伤害,更让他们的外在美受到严重影响。那些出现在孩子四肢和头面部的鲜红或暗红的“胎痣”,以及突然冒出的类似蚊虫叮咬的小红疙瘩,可千万别轻视,这也许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毛细血管瘤的警示。
如何判断血管瘤呢?我们要了解血管瘤的特点。血管瘤是由扩张、增生的血管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其次为四肢、躯干。其症状多样,有些会导致颜面、四肢等部位变形,有些则会影响内脏功能。那么,如何区分血管瘤和普通的胎记或蚊虫叮咬呢?
体表的血管瘤可以通过按压来鉴别。血管瘤在按压时会褪色,放开后迅速复原。不同类型的血管瘤也有其独特的表现:葡萄酒色斑呈现颗粒状、圆形或椭圆形,颜色鲜红或暗红;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则较小且突出;海绵状血管瘤则表现为局部膨隆、颜色潮红,皮下可见搏动的血管。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应密切观察小儿体表有无异常,特别是较隐蔽的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血管瘤有自发消退的可能。对于小儿血管瘤的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国外有报道称,60%-70%的血管瘤可在8岁内消退。对于增长较快、影响功能或正常发育的血管瘤,应尽早治疗。
诱发血管瘤的三大因素
胚胎期血管增生过度是血管瘤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一过程可细分为三个时期:毛细血管网络形成期、血管腔形成期和血管基干定型期。每个时期的血管发育问题都可能导致血管瘤的发生。特别是在胚胎早期,如果血管母细胞与发育中的血管网脱离,并在其他部位残存并过度增生,就可能导致血管瘤的形成。
除此之外,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或残留也是血管瘤的成因之一。由于原始血管组织的残留或发育异常,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血管瘤。比如,在毛细血管网络形成期发育停滞或有血管腔未联通而残留,会形成临床上常见的毛细血管瘤。而母亲的雌激素水平也被认为是影响婴儿血管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怀孕前服用避孕药的母亲的孩子血管瘤发生率明显增高。
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应该如何治疗?
血管瘤是新生儿常见的病变。许多家长在孩子皮肤出现异常时会感到焦虑。实际上,血管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病变。不同类型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对于蜘蛛痣,可以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或电解术。鲜红斑痣则可以使用放射性核素敷贴或激光治疗。单纯性血管瘤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治疗方法,而海绵状血管瘤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切除、注射放射性核素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方式。
哪种方法治疗血管瘤最有效?
血管瘤是一种以血管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面颈部。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显著,而激光治疗逐渐成为主流。激光治疗血管瘤的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激光的选择性吸收,从而高度选择性地破坏血管组织。例如,葡萄酒色斑可以通过激光分层去除表层血管,通常前两次效果较明显。草莓样血管瘤因组织深度较深,激光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清除表层血管。
血管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家长在孩子出现皮肤异常时应及时咨询皮肤科医师,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以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疾病百科:血管瘤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婴儿血管瘤需要及时治疗,由于婴儿抵抗力较弱,家长在护理过程中需特别小心,防止瘤体破裂。一旦瘤体破裂,止血不及时可能危及婴儿生命。
了解血管瘤
血管瘤(haemangioma)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通常出现在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其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这些活跃的内皮样胚芽侵入邻近组织,形成内皮样条索,经过管化后与遗留的血管相连,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大多数。
治疗方法
血管瘤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冷冻、电凝、传统激光、微波、放射治疗、同位素治疗、注射硬化剂或手术切除等。因冷冻治疗、微波、电凝等治疗可能遗留疤痕,这些治疗方法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的皮损,而面部则更推荐采用激光治疗。同位素治疗中以32P治疗较为常见,但因其具有放射性,先进的现代激光治疗技术预计将逐渐取代32P治疗。
相关医院推荐(部分)
北京长虹整形美容医院
北京雅靓整形美容医院
肇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
郑州长峰血管瘤医院(以及其他专业血管瘤治疗医院)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正在面临血管瘤的困扰,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