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恶性肿瘤,始终备受社会关注。在大众的诸多认知中,关于乳腺癌存在许多误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正确预防乳腺癌,并纠正那些易混淆的观念。
如何预防乳腺癌呢?鼓励母乳喂养。研究显示,哺乳能有效降低乳腺细胞的过度增殖,从而抵御过度雌激素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尤其是儿童时期的胸部辐射。适当限制脂肪摄入,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以增强免疫力,都是预防乳腺癌的有效方法。在深入探讨预防乳腺癌的方式之余,我们也应注意纠正以下八大误区:
误区一:有家族史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事实上,尽管家族史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但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家族病史。无论家族状况如何,都应注重预防措施。
误区二:穿胸罩会引发乳腺癌。这一说法已经被证实是不科学的。胸罩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乳房,不会对其造成压迫损伤。
误区三:隆胸手术导致乳腺癌。现代医疗技术已经证明,隆胸手术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没有直接关系。但术后仍需定期进行乳房检查。
误区四:乳房大小与患癌几率有关。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乳房大小与患癌风险无关,重要的是保持乳房健康并进行定期检查。
误区五:高风险就只能等待发病征兆。这是一个消极的观念。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如保持健康体重、规律运动等。
误区六:乳腺癌总是以肿块的形式出现。虽然肿块是乳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但还有其他症状如疼痛、肿胀等也需要警惕。
误区七:大多数乳房肿块都会癌变。事实上,大多数乳房肿块是良性的。一旦发现肿块,应立即就医进行检查。
如何自检乳腺癌?
女性的健康需要时刻关注,特别是乳房的健康。自检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关键。那么,如何自检呢?
1. 视觉检查:
站在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检查两侧乳房。观察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乳腺癌的一些常见迹象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皮肤皱缩、出现“酒窝征”、皮肤脱屑以及乳房轮廓外形异常等。
2. 触觉检查:
举起左侧上肢,用右手的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左侧乳房。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确保不遗漏任何部位。同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排液浑浊、微黄或血性,应立即就医。
3. 平卧检查:
平卧检查时,将检测上肢举过头放于枕上,或用折叠的毛巾垫于待检测肩下。这种姿势能使乳房平坦,易于检查。检查方法与触查相同。
乳腺癌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完成乳腺癌手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口干、口渴时,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果汁,如西瓜汁、苹果汁等。术后1-2天,建议进食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等。
2. 拆线后下床活动,应保证营养供给,促进身体恢复。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肉、鱼虾等。
3. 多吃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提高机体抗癌能力。
4. 多吃新鲜蔬果,少吃红肉。推荐每天食用200-30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
5. 适量补充糖类食物,补充热量。接受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多食用蜂蜜、米面等富含糖分的食物。
乳腺癌的征兆有哪些?
乳腺癌的征兆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迹象:
1. 乳房肿块:大多数患者因发现乳房内有肿块而就诊。癌性肿块通常形态不规则,质地偏硬。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无法推动。
2. 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头溢液发生率较高。溢液的颜色、性质、量及间隔时间可能有所不同。若发现异常溢液,应及时就医检查。
3. 乳头变化:正常的双侧乳房应对称。当乳头附近出现癌肿时,乳头可能会被上牵,导致双侧乳头高低不一。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乳头可能出现糜烂、结痂等现象,病变区域与皮肤分界清晰。
关注乳房健康,早期发现乳腺癌至关重要。通过自检和定期专业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和营养补充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