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一查多是晚期!专家点名这几类男性,每年应重点筛查
前列腺癌:早筛早治是良方,多学科协作和精准医疗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专家提醒,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出现时,除了考虑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中老年男性常见的良性病变,还需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谭万龙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由于我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和规范化前列腺穿刺活检尚未广泛普及,加上大众对前列腺癌的认知不足,超过5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进入晚期。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也降低了其生存质量。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年龄、遗传、性活动、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年龄和遗传是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谭万龙强调,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将早筛年龄提前至45岁。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至少应进行每年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早筛。
值得一提的是,前列腺癌并非都是“来势汹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杜跃军表示,在一部分患者中,前列腺癌可能与患者“和平共处”,仿佛是一种“惰性癌”。另一部分前列腺癌可能早期就发生转移,特别是骨转移较为常见。确诊前列腺癌的关键是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复查以及前列腺结节的检查,必要时应考虑前列腺穿刺活检。
对于已经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特点进行分期分级,以评估其进展风险。治疗手段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即使前列腺癌进展到晚期,也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得到很好的控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引入了最新一代的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通过该手术系统进行的根治性治疗预后情况理想。对于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也不必灰心。通过多学科协作和精准医疗,这部分患者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生存时间和质量。
杜跃军提醒,接受根治性或综合性治疗的患者需进行密切的术后随访。随访过程中,PSA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医生会根据其数值及变化趋势评估疾病进展或复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
谭万龙和杜跃军两位专家强调,前列腺癌的早筛早治是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他们呼吁高危人群积极参与前列腺癌的PSA早筛,并提醒患者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多学科协作和精准医疗的加持下,前列腺癌患者仍有很大的希望获得良好的生存结果。杜跃军博士是一位医学领域的佼佼者,他担任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重要职务,同时也是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他从事泌尿外科医教研工作长达30余年,拥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防治方面,他的造诣深厚,尤其擅长泌尿系肿瘤如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及肾上腺肿瘤的微创手术。他的医术精湛,处理泌尿外科疑难病例游刃有余。
杜博士不仅在临床实践方面表现出色,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主持了国家863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重要课题,为泌尿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的SCI论文所广泛引用,共计获得了超过60篇的发表,并获得了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杜跃军博士还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外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深造,并在那里取得了机器人手术医生资质和医学博士学位。自2002年起,他便致力于泌尿外科的临床工作,特别是在泌尿系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目前,他的临床和研究方向聚焦于前列腺癌患者的全程精准诊疗与随访工作。他的学术成就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担任多个专业学会的委员和审稿人。
杜跃军博士是一位在泌尿外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他的医术和学术成就都为泌尿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