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肺结节就要治疗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胸部CT筛查的精确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甚至能够发现仅1毫米的微小结节。在体检或常规检查中,越来越多的人被检测出肺部小结节。那么,这些肺结节究竟是何物?一旦发现是否需要治疗?若需手术,又该如何选择呢?
最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胸外科、胸部肿瘤中心的廖洪映主任医师,受邀参加医联媒体直播间节目,与全国健康节目金牌主持人林欣一同,就肺结节的相关问题与网友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要明白,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它是一种在CT上发现的,直径小于3公分的局灶性阴影,可能是实性的、磨玻璃样的或亚实性的。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肿瘤。
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不需要治疗。廖洪映主任医师提醒,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结节初始状态超过8mm且在3个月随访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节大小在随访过程中增大,特别是实性成分增加;患者重度焦虑,经医生充分告知并共同决策后要求手术治疗,尤其是影像学表现可疑的外周型结节;证实为恶性肿瘤且尚未转移;压迫到正常肺部组织和周围器官,导致出现临床症状的结节。
至于肺部结节手术是否要切除整个肺叶,这并非唯一选择。廖洪映主任医师强调,手术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根据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是否为多发性、实性成分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可以选择楔形切除、肺段切除、亚段切除和肺叶切除等方式,尽可能保留更多的肺功能,并对淋巴结进行采样或清扫。
虽然肺结节的筛检率很高,但它并不等同于癌症。我们无需过分恐慌。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随访,大多数情况都可以安然度过。即使需要手术,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以确保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预防肺结节呢?尽管肺结节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我们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但我们可以注意避免一些高危因素,如远离和空气污染,定期检查等,以降低肺结节的发生几率,并避免其向恶性方向发展。
若想详细了解关于肺结节手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请查看直播回放:肺结节手术,选择哪种方式好?医生在线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