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脉剥离症
主动脉剥离: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警报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身边的人突然因胸痛而痛苦不堪,甚至出现危急状况需要紧急救治?如果你听到有人描述一种像撕裂一样的胸痛,那么这可能是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急症主动脉剥离。那么,主动脉剥离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目录:
1. 什么是主动脉剥离症?
2. 胸背痛:主动脉剥离的警告信号
3. 秋冬季节,主动脉剥离的高发期
4. 主动脉剥离的症状
1. 什么是主动脉剥离症?
主动脉剥离,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沿着这个层面纵行剥离形成的壁内血肿。这个过程会导致“双腔主动脉”的形成或主动脉瘤样扩张。尽管有时并无明显的内膜撕裂,可能是由于主动脉中层出血所致。严格来说,主动脉剥离并非真正的动脉瘤,而是由于内膜与中层剥离形成的双腔膨胀。
2. 胸背痛:主动脉剥离的警告信号
胸痛可能是致命的!一个30多岁的陈姓司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在载客过程中突然感到胸口剧痛,被确诊为“A型主动脉剥离”。幸运的是,他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保住了性命。医师提醒,秋冬是主动脉剥离急性发作的高发季节。未及时治疗的话,两天后的死亡率超过50%。绝不能忽视胸背痛的警告信号。
主动脉剥离的疼痛通常从前胸传到后背,表现为突然的剧烈撕裂感。患者通常患有高血压且未好好控制。如果没有立即住院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因主动脉破裂而导致休克。
3. 秋冬好发主动脉剥离
秋冬季节交换之际,由于血压较难控制,容易发生血管疾病,其中主动脉剥离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主动脉剥离之痛:不仅是胸背的剧烈撕裂感
秋冬季节,主动脉剥离疾病高发,这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青壮年人群同样面临风险。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特点,如营养过剩、吸烟、压力大以及缺乏运动,导致罹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日益增多,动脉硬化疾病患者也随之增加。秋冬之交,血压控制较为困难,容易发生血管疾病,其中主动脉剥离尤为严重。
主动脉剥离,源于主动脉内膜的破裂,血液沿剥离方向流动,从内膜流入中膜或外膜,破坏主动脉壁的保护性结构。由于主动脉涉及全身各器官的血流供应,可能引发各类器官缺血性症状。
患者常经历从前胸到后背的剧烈撕裂疼痛。若未能及时控制高血压并住院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常见并发症为心包填塞,即血液压迫心脏,影响心脏跳动,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主动脉剥离的发作处理方式因类型而异。升主动脉受侵犯的“A型主动脉剥离”需紧急手术,而动脉剥离范围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B型主动脉剥离”则可通过药物控制。
案例警示:一名50岁男子凌晨出现剧烈胸、胸痛、头晕症状,因未立即就医,被诊断为急性升主症。治疗延迟增加了死亡率。专家提醒,主常伴烈胸痛、背痛,且有高血病史者尤需注意。
主动的临床症状包括突发的剧烈胸痛、背痛、头晕、休克等。专家指出,三分之二的主动患者为男性,超过六成有高血压病史。秋冬之际,天气变化大,易发主动,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特别注意自身状况,稳定血压。
面对身边有人突发剧烈的前胸疼痛,脸部扭曲甚至昏迷的情况,当务之急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迅速将患者送往能够处理心血管急症的医院。因为主动脉剥离是一种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的心血管急症,任何延误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主动脉剥离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发作时间在14天以内为急性,超过14天则为慢性。根据侵犯血管部位的不同,主动脉剥离可分为A型和B型。
A型主动脉剥离主要侵犯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等部位,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台湾,由于各家医院的手术技术不同,手术死亡率估计为28-30%,但如果不进行手术,死亡率则高达50-60%。
B型主动脉剥离主要侵犯降主动脉,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得以康复,治疗后死亡率约为25%。
在诊断主动脉剥离时,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包膜炎、肋膜炎等。临床诊断时,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征,如突然的前胸疼痛、肢体脉搏摸不出跳动、昏倒以及内部脏器的缺血等情况来判断是否患有主动脉剥离。
对于急诊室的问诊,医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胸痛情况,包括疼痛状况和位置等。通过胸部X光观察纵隔膜的状况,心电图则用于监测心肌梗塞的发生。如果患者同时出现胸痛和背痛、纵隔膜变宽变厚以及一侧脉搏无法摸到的症状,那么90%以上的可能是患有主动脉剥离。
为了确立诊断,最快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找出主动脉剥离的位置。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主动脉剥离时,首要任务是控制血压,通常使用乙型拮抗剂以降低血液离开左心室后的压力,从而控制剥离发生的速度并减轻胸痛。对于A型主动脉剥离,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而B型主动脉剥离则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有并发症发生,如肢体缺血、内脏器官缺血坏死等,则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乙型拮抗剂控制血压,因为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复发,其中30%的人需要再次手术。稳定血压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抬重物或举重以防止增加腹腔压力,并远离高盐、高脂、高热量食物,多摄取蔬果、全谷全麦类、坚果类食物,保持心情平稳、增加运动量等。
要预防主动脉剥离,首先要控制高血压,因为高血压是主动脉剥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主动脉瘤、血管发炎、二尖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也应注意防范。曾经进行过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或绕道手术的患者也是高风险人群。男性发生主动脉剥离的机率较高约为65%。
通过及时识别、迅速就医和科学合理的治疗与预防,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主动脉剥离这一心血管急症。尽管我们已能明确识别哪些人群属于主动脉剥离的高危群体,但主动脉剥离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状况,目前尚无可靠的仪器能够提前诊断出剥离的初期迹象,因此无法预先进行治疗。预防主动脉剥离这种紧急状况的关键在于全面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潜在疾病。我们强烈建议、增加运动量,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有效减少主动脉剥离的风险,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这样的健康管理不仅关乎当前的身体状况,更是对未来健康的投资和保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为自己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