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早期胃癌
胃癌的早期与进展期:五年生存率的巨大落差与早期发现的紧迫性
胃癌的五年生存期,早期与进展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早期胃癌(EGC)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0%,而进展期胃癌(AGC)则仅有30%。这30%的生存机会还伴随着手术与化疗的痛苦。遗憾的是,我国作为胃癌的高发国家,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却不尽人意,仅不到20%。相反,日本却以早期胃癌的居多。早期胃癌的发现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胃癌完全可以被视为可治愈的疾病,甚至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ESD/EMR)进行治疗。现实情况是,我国的早期胃癌手术率仅为10%,与此相比,日本和韩国的早期胃癌手术率则分别达到了70%和50%。这种巨大的差距,无疑让中国的内镜医生倍感尴尬。
那么,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呢?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对胃癌的警觉和认识:许多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恶心、嗳气等。对于中老年人出现的上腹痛、腹胀、消瘦、吞咽困难等症状,一定要保持警惕。
检查和治疗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息肉等都被列为胃癌前期病变。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也应定期检查和治疗。
进行胃镜检查和影像检查:胃镜诊断是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通过胃镜观察,并对怀疑有病变的病例进行活检,可以快速获得早期病理诊断依据。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一种新型的胃镜可以安装超声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如黏膜下或胃壁外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各层结构和肿瘤侵犯的深度。
对于可疑病人,一定要进行追踪观察,并在1-3个月内复查一次。
如何预防胃癌:
要预防胃癌,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少吃或不吃腌菜: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这些物质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致癌物质。提倡食用新鲜食品,尤其是冷藏的食品。
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熏鱼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高温食油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应尽量少食用。
不吃霉变的食物: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其中某些霉菌是产毒真菌,可产生很强的致癌物质。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
不吸烟、少饮酒: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酒精虽然本身不是致癌物质,但会刺激胃粘膜,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过快过烫等。多摄入维生素A、B、E和适当的蛋白质也有助于保护胃粘膜。
胃癌患者吃什么好:
葡萄、草莓、香蕉、猕猴桃和无花果,这些美味的水果不仅口感极佳,更是天然的健康守护者。在中医学上,它们被赞有益气补血、除烦解渴、健胃利尿之神效。对于接受放疗及手术后的癌症患者,这些酸甜可口的水果更是良伴,可常食之。
草莓中的鞣花酸是保护机体免受致癌物侵害的得力助手,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每一颗草莓都承载着生津止渴、利咽润肺的神奇力量,对于缓解胃癌患者放疗反应、减轻症状有着显著的效果。
而香蕉,据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对B1等致癌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香蕉富含镁、钾元素,这些元素在机体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无花果中蕴含抗瘤成分,能抑制癌细胞蛋白的合成。临床观察发现,无花果对多种癌症有一定的抑瘤率,是癌症患者的食疗佳果。
而对于青年人胃癌,则有着独特的特点。早期病例较少,多数在确诊时已进入Ⅲ期或Ⅳ期,症状隐匿,常被误认为是胃溃疡、慢性胃炎等,导致误诊、漏诊率高。青年人胃癌中女性患者较多,男女比例约为1:2。这种癌症生长迅速,易发生出血,且发病凶险,病程短,预后不好。对于青年人来说,胃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胃癌是消化道“第一杀手”,在中国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死亡率也很高。不良嗜好、工作压力、遗传因素等都是胃癌的高危险诱因。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最好的筛选方法,因为大部分患者就诊时都已经进入中晚期,所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如果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浅层,可以通过胃镜进行微创治疗,切除病变组织,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同时保持胃的功能不受影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