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分级诊疗,让百姓就医更精准

生活知识 2025-02-18 11:35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再次展现其在医改领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在分级诊疗方面的实践成果。作为广州珠江畔的明珠,这家医院不仅在西医领域独树一帜,更在守护百姓健康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广州市海珠区展开一系列重要布局。他们成立了卒中中心联合体与糖尿病眼病专病防治联盟,并牵头推进广州市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项目,致力于精准守护当地百姓的健康。

在“辖区医疗一盘棋”理念的推动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充分利用其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携手海珠区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构建有序的连续性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他们与海珠区中医院签订了技术帮扶协议,实现了七个专科的紧密对接与一对一帮扶,共同打造智慧型区域医联体。

为了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海珠区中医医院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卒中中心建设到糖尿病眼病防治,再到乳腺肿瘤的防治,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种自上而下的临床、科研、管理技术支持,使得基层医院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与上级医院形成了紧密的互动格局。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姚和瑞副院长表示,这些专病医联体的建设,旨在构建双向转诊、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分级诊疗模式。他们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通过推动涵盖人群预防和健康管理、高危因素筛查和干预、规范化诊疗和康复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实现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海珠区卫健局的董延明局长也强调了这些举措的重要性。他指出,这些建设方案是落实海珠区健联体总体建设方案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加强区域性医疗卫生深度合作。他相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海珠区中医医院的合作将推动海珠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学术培训,与会人员表示,希望多举办此类培训活动,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技术,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广州市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项目的落地,也意味着0-2期早期乳腺癌患者有望被尽早发现和治疗。

9月26日下午,一场盛大的合作单位建设启动仪式在海珠区妇幼保健院隆重举行。仪式上,众多领导莅临现场,包括海珠区副区长苏明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姚和瑞教授等。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芳芳、广州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海珠分中心主任谭婉明也出席了活动。海珠区属医院及18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也参与了启动仪式和学术交流活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区内二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构建了乳腺肿瘤防治三级管理体系。这一项目旨在通过发挥高水平医疗机构及院士的引领作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针对乳腺癌这一重大疾病,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将通过双方建立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使广大患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得“预防-诊治-康复”一条龙健康服务。

姚和瑞教授表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将借助宋尔卫院士团队的雄厚力量,在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牵头建设院士项目,并与全市31家医疗机构携手,推动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建设。此次与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缔结共建合作单位,是两院紧密合作的延伸,旨在推动优质乳腺防治资源下沉,提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刘芳芳副局长强调,构建科学的乳腺肿瘤防治体系需要加强海珠区医疗集团与医疗卫生高地医院的对接,充分利用三级医院的专科优势,促进区级医院的发展,并稳固基层医疗“网底”。

苏明庆副区长表示,该项目聚焦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是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具体体现。他要求精心组织好“院士项目引领工程”,使广州市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项目成为、家庭、患者获益的民心工程。

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此次乳腺肿瘤防治体系项目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表示,该项目的细化内容和深入合作是乳腺肿瘤患者的福音,能够让基层医院接得住、转得出,让患者安心在基层医院首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基层医疗服务的创新模式,与多个基层医院建立联合体、防治联盟单位,向基层输出优质医疗资源。未来,该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基层联盟单位的协调配合,运用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共同构建区域联合救治网络体系,为助力健康海珠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通讯员:林伟吟、刘文琴、王鑫睿)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