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紧张导致手术延期?中山二院“零输血”手术助肿瘤患者康复
故事改编】
在深圳,一位名叫郭阿姨的56岁肝癌患者,其生命之路上突然出现了一道难题肝脏中央出现了一个直径约7cm的肿瘤。她急需进行手术切除。疫情的阴霾使得这个城市的医疗用血陷入短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肝胆外科团队并未放弃。陈亚进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为郭阿姨实施了“零输血”的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郭阿姨便下床自由活动,恢复得十分顺利。
陈亚进教授解释道,受疫情影响,广州市血库的医疗用血严重不足,许多需要输血的手术被迫延后。但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拖延手术可能会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如何在疫情特殊时期确保安全地为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难题,陈亚进教授带领团队对郭阿姨进行了全面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制定了详尽安全的手术规划。最终,他们成功地为郭阿姨实施了腹腔镜精准肝中叶切除手术,整个过程仅用时120分钟,出血不超过100毫升,达到了“零输血”的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所有专科已经全面复诊,病区也已开放。陈亚进教授的外科团队在最近的两周内已经为十余位肝胆胰肿瘤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这些手术包括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复杂手术。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手术患者均未接受输血,部分已经康复出院。这一切的背后,是医护人员积累的丰富经验、严格的术前评估和规划,以及他们与科、手术室团队的密切配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的综合诊疗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广东省首家实施“微创、精准”诊疗理念的肝胆外科,他们全方位开展各种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在此次疫情中,该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用自己的医术救治患者,还积极参与献血活动。面对广州地区临床用血的紧张状况,医护人员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抗“疫”,展现了他们的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是患者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抗疾病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为这些英勇的医护人员致敬,也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社会人士能参与到献血活动中来,共同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