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最有效预防肿瘤的秘诀是什么?肿瘤专家陈冬平4字相赠
癌症,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一大恶魔。在我国,每天有约一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患者,相当于每7分钟就有一人陷入这场与癌症的斗争。面对这场斗争,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据统计,我国每年在癌症治疗上的支出高达800亿人民币,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面对这场无声的战役,国际抗癌联盟提出了应对策略。他们认为,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另外三分之一则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治疗达到治愈的目的;剩下的部分,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痛苦,实现与瘤共存。预防癌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此背景下,“上医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冬平教授在接受医联媒体的采访时,就如何预防癌症给出了深入的解答。
针对有人认为肿瘤主要由基因决定的观点,陈院长给予了否定。他指出,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虽然基因或其他先天性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占比不超过15%。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大,占到了60%以上。即使基因中带有高危因素,也并不一定会发生肿瘤。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调整和改变。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大降低肿瘤的发生几率。
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幅上升,到80岁时达到高峰。对此,陈院长解释道,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就像一辆汽车,长期的不良驾驶习惯最终会导致损害。在20岁、30岁时,由于还在读书阶段,生活方式相对受约束,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出社会后,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增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增加肿瘤的风险。
陈院长强调,做好肿瘤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这需要更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参与进来,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把关爱给到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到健康生活、有效预防肿瘤的秘诀在于四个字:“均、有、平、合”。
“均”指营养均衡,饮食要有兼顾性;“有”指有氧运动,运动方式要健康;“平”指平和的心态,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合”指合理作息,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健康的基础。
生活方式对肿瘤发生的影响非常复杂。很多时候,防治肿瘤就是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的。让我们在关爱自己的也关爱身边的人,共同抵御癌症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