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胰腺癌
癌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癌症,它在初期就可能会让患者表现出消瘦、乏力的症状。与其他癌症不同的是,这些症状往往在其早期阶段就已显现。与此患者的食欲也会受到影响,进食不足会导致约10%的患者出现严重便秘。有15%的患者由于的外分泌功能不良而出现腹泻,其中脂肪泻是晚期典型的表现。
癌还可能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这可能是由于邻近的空腔脏器如十二指肠或胃受到侵犯破溃所致。癌患者也可能出现腹块、症状性糖尿病、血栓性静脉炎等症状。其中腹块可能是由于癌肿本身的发展或肝内外胆管扩张以及肝脏的胆汁淤积性肿大所致。癌还可能引发精神症状,如焦虑、急躁等。
由于癌早期症状多无特异性,且容易与胃肠、肝胆疾病混淆,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部分临床医师可能因对癌早期症状认识不足,或对病史了解不全面而导致漏诊或误诊。当患者出现黄疸或腹部已摸到肿块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手术或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针对癌的发病特点,我们应当对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以及突发糖尿病等症状的人群保持警惕。当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或腹痛、进行性消瘦和乏力以及无法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等表现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管癌在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但我们仍应积极治疗,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特别是当出现腹水时,虽然可能意味着病情已经较为晚期,但仍有治疗的可能性。腹水可能是由癌肿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或是低蛋白血症所引起。而癌并发囊肿破裂形成的胰性腹水,特点在于放水后迅速回升,腹水的淀粉酶和蛋白含量都会升高。我们不应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
当面对顽固的上腹痛,尤其当疼痛延伸至腰背部,在夜间更为显著,仰卧时加剧,而蜷曲或前倾坐位时减轻,这很可能是癌的警示。这时,进一步的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变得至关重要。
B超、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以及ERCP、PTCD等专项检查,都为癌的确诊和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在这高科技的诊断工具背后,外科医师始终不能忽视患者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患者的病史和体检资料,在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根治性手术方面,其重要性远超单一的心、肺功能检查。选择何种检查方式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避免盲目使用所有的诊断工具,这不仅是对时间和费用的节约,更是对病人的负责。
在癌的鉴别诊断方面,我们需要与多种疾病相鉴别,如胃部疾病、黄疸型肝炎、胆石症、胆囊炎、原发性肝癌、急性炎、壶腹癌等。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检查方式,需要我们仔细鉴别,以避免误诊。
如慢性胃部疾病虽有腹部疼痛,但多与饮食有关,黄疸较少见,通过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可以明确鉴别。而黄疸型肝炎在初期容易与癌混淆,但肝炎有接触史,且血清转氨酶会增高,黄疸通常在2-3周后逐渐消退。对于胆石症和胆囊炎,其腹痛呈阵发痛,急性发作时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通常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
在诊断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癌可能与其他疾病共存的情况,如慢性炎。慢性炎的腹痛不显著,常并发胆囊炎,反复寒战、发热较多见,与癌的症状有所重叠。在诊断过程中要结合超声和CT检查来提高确诊率。
癌及其周边癌症的鉴别
胆总管、Vater’s壶腹和胰头,三者毗邻而居,一旦发生癌变,临床表现相似,但手术疗效和预后却大相径庭。对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较癌低,但鉴别工作同样不容忽视。表5为我们提供了这些癌症的鉴别诊断要点。
癌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与术后护理
对于癌患者,手术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及术后的护理同样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确保呼吸道健康,这些都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术中处理也需精心,保持患者状态稳定,减少出血,确保输血质量。术后处理同样重要,继续应用抗生素,防止胰瘘,合理进行营养支持,这些都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肿瘤术后的护理要点
肿瘤术后护理同样需要细致入微。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预防泌尿系感染,都是必要的护理措施。术后合理的体位调整、营养支持以及呼吸道管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患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禁食,待胃肠排气畅通后才能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癌的防治建议
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其产生与环境、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高脂肪食物、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酒精和咖啡的过量摄取都可能增加罹患癌的风险。预防癌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合理的膳食结构、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过量摄取酒精和咖啡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上内容在保持原意的更注重了文章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同时保持了原文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