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干咳伴胸闷、气促 小心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
一、初次相遇
解先生,一位61岁的老者,伴随着阵阵干咳走进我的诊室。他的咳嗽已经持续一个月,让他倍感困扰。我首先给予他心理安慰,并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解先生告诉我,他的咳嗽是在20天前突然出现的,为干咳,伴有胸闷和气促,尤其在夜间和活动时症状更为明显。我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左侧锁骨上窝有一个直径约1cm的淋巴结,无压痛,质地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其余肺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在听取了先生的描述并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后,我开始分析可能的病因。考虑到解先生有吸烟史,结合他的症状,我初步判断他的咳嗽可能与吸烟有关。我建议他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咳嗽的真正原因。
二、诊断之路
解先生同意了我的建议,积极入院进行检查。经过全身PET-CT检查,我们发现:右肺上叶尖段有一个团块状异常浓聚影,考虑为右肺癌;左侧胸锁乳突肌锁骨附着处有两个结节状异常浓聚影,较大者可能为转移瘤;肺上叶侧胸膜及右肺叶间胸膜见多个微小结节,考虑为胸膜转移;右肺门及左侧锁骨上窝各有一个结节状异常浓聚影,较大者为淋巴结转移灶。经过病理活检,确诊为右上肺鳞癌(T2N3M1 IVA期)。
三、治疗过程与效果
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我们开始了治疗。初期,我们使用了卡瑞利珠单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卡铂注射液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随后,我们进行了维持治疗,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和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来控制癌细胞的进展。在治疗期间,我们定期复查胸部CT,结果显示肺部病灶得到了控制。
经过治疗,解先生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他能够正常地工作和生活。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他的肿瘤部分缓解(PR)。继续用药后,他的症状基本稳定。如今,解先生已经生存超过36个月,仍在继续治疗中。
四、费用与注意事项
治疗费用包括检查费8000-9000元、住院费8000-8500元以及其他费用1500-2000元。医保报销比例根据医保类型而定。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解先生的生命体征,判断是否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并把握恰当的停药时机。解先生也需要提高身体抵抗力,通过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饮食调理来增强免疫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战胜疾病的重要一环。
五、医生感悟
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常见类型,这类患者往往没有分子靶向治疗的机会。传统化疗和放疗的生存获益有限。解先生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对于这类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我们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改善。我也深刻认识到,医生不仅要关注疾病的治疗,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近年来,随着科研人员对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应答机制的深入挖掘,抗肿瘤治疗领域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免疫治疗时代。尤其对于那些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来说,这一进展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弥补了传统化疗药物存在的局限性。在这个背景下,解先生的故事尤为引人关注。
解先生因干咳和胸闷的症状而就医,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面对这一噩耗,解先生并未放弃,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他先是接受了化疗药物的治疗,随后又加入了免疫治疗药物的治疗方案。这一综合治疗方案显著延长了他的生命,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这也为免疫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解先生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在面对疾病时的积极态度,更让医生们看到了免疫治疗和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力。尽管解先生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但他的积极态度和医生的有效治疗使得肺部病灶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也进一步强调了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患者的积极态度和医生的有效治疗是控制疾病的关键。这一案例的成功也为其他患者带来了希望,展示了免疫治疗和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