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影像学检查概述

肿瘤症状 2017-04-21 13:26肿瘤症状www.zhongliuw.cn
胰腺腺癌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研究不足,许多影像知识被“简单化、概念化”,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有效的帮助患者减少误诊、漏诊可能。

  由于的手术切除率很低,并且许多的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期望体检、自查早期发现不现实;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有效的帮助患者减少误诊、漏诊可能。胰腺腺癌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研究不足,许多影像知识被“简单化、概念化”,“胰腺肿块首先考虑胰腺癌”、“胰腺病变患者伴肝内病变就是胰 腺癌肝转移”、“胰腺肿块伴胰腺周围病变就是广泛转移”。对多数非专科医师而言,即使在诊治过程中有疑问,限于知识结构,对影像科的诊断也只能“言听计 从”。而定期、规范的影像学检查,可揭示病变的形态、灌注、转移特点和生长速度等生物学行为,结合穿刺活检、实验室检查,可大幅提高胰腺疾病的诊断能力。

  影像学检查胰腺癌的方法主要有B超、CT、MRI、X线等,B超是胰腺癌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胆道系统扩张,也可发现胰管扩张,对肿瘤直径在1cm以上者有可能发现,发现直径2cm的肿瘤可能性更大。高危年龄组患者,有上腹不适、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和食欲减退者,可用B超作筛选,发现可疑而不能肯定时,可进一步做CT检查。CT诊断准确性高于B超,诊断准确率可达80%以上,可发现胰胆道扩张和直径在1cm以上的胰腺任何部位的肿瘤,且可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内转移以及观察有无腹膜后癌肿浸润,有助于术前判断肿瘤可否切除。

  除非影像、临床、实验室表现十分典型,单一上腹部常规扫描对胰腺癌仅有提示诊断价 值,只能做出“胰腺疾病”的笼统诊断。对临床、实验室、影像表现不典型或有疑问者,都应进一步做薄层动态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必要时加做 CTA,MRCP检查,力争全面了解病变的形态、灌注、血管/胆管/胰管侵犯、局部和远处转移等形态学特征。只要表现有疑问,分析时都不应仅限于胰腺腺 癌,还应想到其他各种有治疗价值病变的可能。对如果没有手术机会的胰腺癌患者,在其他治疗同时,定期影像学随访对了解病变的十分重要,随访的关键是间隔时间的掌握,从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规律看,炎性病变的随访间隔为2周~1个月,胰腺腺癌以1~2个月为间隔,良性、交界 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随访间隔以3~6个月为间隔。胰腺毗邻复杂,疾病种类众多,各种疾病影像表现相互重叠,单次检查结果难免偏颇,随着诊治的深入,随访信 息的积累,逐步修正各种诊治措施,使最终诊断更接近“正确诊断”。如何做到“逐步确诊”,关键是医患双方能理性对待初诊的偏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 调整诊治方案。

  根据癌灶位置不同,各类型胰腺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要查清癌灶位置,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查癌项目,精确性高,无创,可以发现早期胰腺癌,对胰腺癌分期也非常有帮助,还能监测胰腺癌治疗效果。可该检查的价格偏贵,有条件的患者才能承担起。现在还有一些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诊断胰腺癌的情况,例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超声内镜及CT,其中EUS可同时兼顾诊断胰管和胰实质的改变。给予合理的全面的检查,才能帮助医生制定好合适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准确的得到有效的、低毒性的治疗。减少痛苦、延长生命。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