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也玩“家族聚集”?

肿瘤治疗 2023-09-16 15:18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肝癌的人群分布特点是,愈是高危人群,发病的年龄愈低,男女性别比愈高。说明家族聚集性发病的家族成员肝癌的危险因素增高。然而肝癌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已明确的是肝癌与乙肝病毒(HB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

  在我国,乙肝病毒更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HBV不仅具有致癌性,而且对肝癌的生物学行为也具有潜在影响,HBV.X基因可能通过调节IGFS.IRSS信号通道状态促进肝癌生长。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实,在乙肝聚集家庭中往往呈现出肝细胞癌高发特点。Yu等报道,台湾地区乙肝聚集家庭中有55.7%的成员进展为肝癌。Gao等对我国泰兴202个肝癌聚集家庭进行分析,其HBV感染率为41.39%。邵凤珍对天津地区乙肝的研究也显示,家族性乙肝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患病率占70%。

  对于肝癌发病具有的这种特性,许多学者认为是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及暴露于共同的高危环境中所引起。然而共同生活环境下大多数病毒性肝炎患者并未患肝癌,而有肝癌家族史,不共同生活的同胞中肝癌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对照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曾有研究发现同样在HBV感染存在的条件下家族聚集性肝癌实验组发生肝癌的易感性升高。

  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上看,研究发现家族聚集性肝癌实验组3年复发率高于非家族聚集性肝癌组。且研究表明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有两种来源,一是由于肿瘤侵犯肝血窦,经过门静脉系统播散至肝的其他部分形成微转移灶,术后残癌增大,形成复发病灶。二是因为肝癌具有多中心起源,但常是部分肝细胞发生遗传突变,受异常的激发,增殖形成肿瘤状肝细胞癌。另外,有一部分可能有处于静止状态的遗传突变,原来受抑制的原位癌,在一定条件下其抑制减弱或丧失,从而过度分裂、增殖形成新的肿瘤状肝癌,即以复发的形式表现出来。

  研究发现≥1年复发的肝癌几乎是多中心发生来源。有研究结果说明家族聚集性肝癌实验组(FH)及非家族聚集性肝癌组(NF)肿瘤的恶性程度、侵袭、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但FH患者肿瘤切除后其残肝细胞形成新生肿瘤的易感性仍然高于NF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FH存在特异的染色体变异,这些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家族性肝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

  因此认为,FH可能是患者在高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对致癌因素(如乙肝家族性发病)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引发肝癌发病在家族内聚集的现象。

(实习编辑:李杏)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