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姚贝娜的离世让人们对乳腺癌的警惕性提高,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更加重视妇科防癌检查。那么,哪些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呢?经过健康专家的研究,以下九类女性最容易受到乳腺癌的威胁。
<目录>
护理乳腺癌时的常见误区
哪些人最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乳腺癌初期生存期多久
乳腺癌化疗期间吃什么
一、护理乳腺癌时的常见误区
人们往往存在许多关于乳腺癌的误解。例如,有人认为乳腺癌只是女性的疾病,男性不会得;有人认为40岁以下的女性不会得乳腺癌;还有人误以为乳房任何肿块都是乳腺癌。事实上,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研究发现,虽然男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比例大约为1:100,但男性同样有患乳腺癌的风险。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可能患上乳腺癌,而且触摸到的乳房肿块中,有80%以上为良性。发现乳房有肿块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并不一定都会得乳腺癌。即使积极锻炼、正确饮食和不吸烟,也不能完全避免乳腺癌的发生。一些日常用品如止汗剂和除臭剂、穿有钢托的胸罩等,并不会导致乳腺癌。而关于乳房切除术是乳腺癌的唯一治疗方法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除了乳房切除术,乳腺癌还有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措施。
二、哪些人最易患乳腺癌
第三种人群:晚育或不育女性,乳腺癌的隐形威胁
资料显示,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出30%。更令人警惕的是,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更是哺乳妇女的1.5倍以上。
乳腺癌,这个恶性肿瘤中的“常客”,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虽然在中国,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每年却以2%-5%的速度增长。据估算,中国目前每年有约10万乳腺癌患者,死亡人数达4万至5万。乳腺癌的特点在于其增长迅速,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中国的发病高峰比欧美提前了10-15年。
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乳腺癌的发病率产生了影响。研究表明,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会使乳腺癌的发病几率提高4倍以上。年轻女性中的饮酒习惯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每周饮酒3-6次,每次250毫升啤酒或185毫升烈性酒,风险会增加30%-60%。
还有一种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现代女性的婚育状况。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结婚生育,这种社会现象也与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有着紧密的联系。相关资料显示,从未生育的妇女、35岁以上初次妊娠的妇女以及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都相对较高。
第四种人群:乳房出现"酒窝"的警示信号
想象一下,如果脸上的酒窝长在乳房上,那可能就是乳腺癌的征兆。大多数乳腺癌并无明显的疼痛,但在早期,约有5%的人可能伴有乳头血性溢液。当肿瘤侵犯皮肤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这些凹陷点就像乳房上的"酒窝"。
"酒窝征"更偏爱以下七种女性:有癌症家族史,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过乳腺癌;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经常接受放射线胸透或胸片检查;从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流产次数多;乳腺密度高、质地较坚实;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
乳房内肿块是乳腺癌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症状。乳房轮廓及弧度和乳头形状的改变,如双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等,也是乳腺癌的表现。女性在自我检查时,应注意观察双侧乳房的外形轮廓、大小变化、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回缩、上抬、红肿或湿疹样改变,以及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
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90%的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
第五种人群:长期接触电磁辐射的人群
电磁辐射对乳腺组织具有致癌活性。乳腺组织对电磁辐射非常敏感,特别是在年轻时,乳腺处于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磁辐射的致癌效应最为敏感。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如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的人群,也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第六种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是由于基因遗传而发病的。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如果人体的pCA1和pCA2两个基因发生变异,患乳腺癌的几率会提高到70%至80%。虽然这两个基因变异的病例只占到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但其他因遗传而患乳腺癌的妇女则是因为更复杂的基因组合而患病的。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项寻找导致乳腺癌的复杂遗传因素的研究。
第七种人群:乳腺增生多年不愈的患者
乳腺增生有着自己的“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三是有癌变的可能;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性差。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仍令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八种人群:月经初潮早或绝经晚的女性
随着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4-5岁,患乳腺癌的风险便翻倍。特别是那些初潮年龄在13-15岁以上的女性,其乳腺癌的风险较12岁以下女性要低20%。绝经期在55岁以下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而绝经年龄超过55岁的女性则较绝经年龄在45岁以下的女性风险增加一倍左右。
在探讨乳腺癌的成因时,不得不提的一种人群是那些反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反复的人工流产极大地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一项研究指出,自然流产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那些在18岁之前进行过人工流产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未进行过人工流产的女性高出110%。
怀孕后的突然中断妊娠,使得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正在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腺泡缩小甚至消失,乳腺复原。但这种复原往往是不完全的,很容易导致乳腺肿块和疼痛,可能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能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那么,乳腺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首要的原因是激素水平的改变。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饮食污染、紧张的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的激素水平改变以及人为因素都使得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过大的精神压力也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相关因素。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常常加班、喝咖啡、抽烟以及食用基因改造的食物,这些都可能成为乳腺癌的诱因。还有一些女性使用含有过量激素的丰胸产品,这对乳房肯定是不利的。晚婚、晚育、少哺乳也是乳腺癌的一个不利因素,但能否成为高危发病因素还有待研究。虽然提倡女性早婚、早育可能有些极端,但女性应该关注自己的乳房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疾病的侵袭。
对于乳腺癌初期的生存期问题,专家指出,如果患者能够定期接受检查并早期发现乳腺癌,那么生存期通常都会很长。多数患者的生存期超过5年,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存活长达30年。如果确诊时已到中晚期,那么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勤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早期发现率和成功保乳的关键。现在乳腺癌的治疗已经由单一手术切除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模式,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在乳腺癌化疗期间,患者应该多吃增强免疫力、抗癌的食物,如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也应该多吃补充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好地应对化疗带来的挑战。在乳腺癌的化疗过程中,药物虽能无情地猎杀癌细胞,但同时也会波及无辜的正常细胞。消化道和抑制等不良反应便随之而来,导致免疫力下降、白细胞数量减少,以及消化道黏膜溃疡、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营养补给尤为重要。
对于身处化疗漩涡的患者来说,高蛋白食品如牛奶、瘦肉、鱼和动物肝脏等,无疑是生命的救星。红枣和赤豆的滋养也必不可少。它们不仅滋养身体,更在无形中为战斗中的你加油鼓劲。
为了唤醒沉睡的胃口,山楂、白扁豆、萝卜、香菇和陈皮等开胃食物应当常伴左右。它们不仅美味可口,更能止住恶心,让你在化疗的艰难时刻也能保持一定的食欲。
不仅如此,鲜姜汁、甘蔗汁、鲜果汁等益气养血的食物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白扁豆、灵芝、黑木耳和向日葵籽等食材,在为你补充能量的也在默默助你对抗身体的虚弱。
化疗期间,多吃新鲜的蔬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像猕猴桃、杏、苹果、梨和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和B族的果实,不仅美味,更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特别是大枣,它含有的山楂酸等多种成分,不仅能抗癌,还能有效应对化疗带来的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减少的问题。
干果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其中包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葡萄干和核桃等干果,都是化疗期间的好伴侣。它们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能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助你度过这段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