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辨证治疗
肿瘤治疗 2017-05-18 12:07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时的误诊率高达近70%,仅有30%的患者生存可以超过5年,
并且发病率已经超过急性,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成为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初诊时的误诊率高达近7成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恶性肿瘤,可影响骨髓中白细胞、红细胞和干细胞的生成。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浆细胞,骨髓中发生癌变的浆细胞称为骨髓瘤细胞,它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替代了骨髓中正常的细胞,破坏正常的免疫系统,并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损伤骨骼及软组织(神经和肌肉等)等的功能。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二,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但目前大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并且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比较多,约70%新诊断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30%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5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易感染。当老人出现骨痛、贫血、反复感染等症状时,他们往往会去骨科、大内科、肾内科等科室就诊,造成初诊时误诊率高达近70%,往往会耽误治疗,有时甚至会耽误半年或更长时间。因此,专家建议患者:如果血象出现异常,应同时去血液科就诊,咨询专业医生,确认是否是因为患上多发性骨髓瘤而导致的血象异常,避免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故西医治疗模式,不主张大剂量化疗,以常规化疗为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化疗持续一年,患者进入平台期,此时疾病无进展,但继续化疗可继发MDS 或急性,不继续化疗会复发,致使重新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在初治过程中仍发生疾病进展,或尽管处于稳定状态,但对诱导治疗无反应,继用原方案仍发生疾病进展者,称为原发耐药;还有一些患者浆细胞快速增长,不断复发,造成恶化,生存期缩短。鉴于上述情况,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使MM 及早进入平台期,且较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是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患者常规化疗并不能有效的控制浆细胞及减轻骨损害和骨痛症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利用个体化疗方案杀伤骨髓瘤细胞的同时,采用益气解毒补肾活血中药,协同化疗作用控制浆细胞的反弹,使之稳定在平台期,并有效地控制溶骨病变,促使成骨细胞的产生,使骨病症状得以缓解。同时解毒活血中药还可抑制促骨髓瘤细胞生长因子,从另一个途径使止痛细胞分化生长,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并能迅速控制骨痛等症状,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一、中医病因病机:
由于古今认识的差异以及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的多样化,至今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尚不够统一,综合诸医家的论述,一般认为本病多属中医“腰痛”、“骨痹”、“虚劳”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六淫、饮食、情志、房劳等因素使阴阳气血失调,脏腑亏损,致气血失和,痰瘀互结,热毒内蕴而成。痰瘀搏结,痹阻经络,经脉筋骨失于濡养而致骨痹、周身痛;老年人肾精亏虚,或病久气血不足,肝肾失调,脏虚毒瘀,故腰痛、贫血;热毒内蕴,耗伤气血亦可致发热、贫血。
二、中医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无自觉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骨骼疼痛:为多发性骨髓瘤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程度一般由轻到重,初起为间歇性微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展为连续性剧痛。疼痛部位以腰背部脊椎为最多,其次为胸肋、四肢。少数患者可无疼痛,而较多患者以骨骼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的突然加剧常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2、骨骼肿物:多在扁骨,尤以胸骨、肋骨、头颅骨、下颌骨等处多见。
3、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部分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但多数为晚期表现,主要由于机体免疫缺损,感染引起。
4、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约1/3病人有头晕、心悸、乏力、消瘦等贫血症状,有的以此为首发症状。
5、出血:少数病人可出现消化道、牙龈、鼻腔、皮肤出血。或月经过多,也有以出血为首发症状。
6、共他:本病晚期可出现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症状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气短、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二)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约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1/3患者血红蛋白<7g%;血涂片可见到中晚细胞。
2、白细胞减少,约40%的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
3、红细胞沉降率>20mm/h。
4、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象内骨髓瘤细胞一般>1.0%。少数患者不易检出,当临床高度怀疑本病时,应进行多部位穿刺,因的分布并不均匀。
5、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常倒置。
6、血清蛋白电泳常在r或β部位出现高峰,这些高峰所代表的球蛋白称之为M成份。
7、尿检查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具有一定特异性意义的是尿中可有凝溶蛋自(本周蛋白)。
8、x线检查表现为多发性圆形或椭圆形穿凿样溶骨性病变,周围无骨膜反应、多见于颅骨、盆骨、肋骨和脊椎,骨质疏松,常发生病理性骨折。
总之,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骨髓象内的骨髓瘤细胞>10%,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尿凝溶蛋白阳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关链接:
人参皂苷RH2长期服用不光有提高免疫能力作用,还有防癌抗癌症的作用,适用中老年人长期服用,详情可以咨询乔小姐13805789212,如果在杭州可以到杭州市区将军路41号联系乔小姐
362219063
三、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临证,首当辨别虚实,虚责之肝肾、气阴,实则热毒、痰凝、血瘀、络阻。临床往往虚实夹杂,当分清孰轻孰重,决定补肾、益气养阴,解毒、化痰、祛瘀、通络等药物用药多少及用量大小;其次肾虚的辨证中,多以肾阴虚为主,伴有阳虚者,治疗本阴中求阳原则,补肾益阴同时佐温阳散寒药物,肝肾同源,治疗中应兼补肝阴、调肝气、补肝血;再次解毒化痰祛瘀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及付作用,临证当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佐益气、健脾药物。
1、瘀热阻络证:
主证:胸胁疼痛,腰痛尤甚,轻则俯仰不便,重则痛剧而活动受限,面色黧黑,或萎黄无泽,发热口干。舌质紫暗,舌苔黄腻或薄苔,脉象细数或弦。
治法: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方药:芍药二白汤加减(《中医杂志》1981,5:26)
赤芍15g,白芍15g,桃仁9g,制狗脊15g,炒续断15g,补骨脂9g,白花蛇舌草30g,鸡血藤30g,公英15g,徐长卿15g,炒桑枝12g,川石斛9g,胆南星5g,炒谷芽12g。
热甚加蛇莓、连翘,痛甚加炙乳没、延胡索、地龙等。
分析:本方主要由补益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而止痛以及清热解毒抗三方面药物组成,其中狗脊、续断、补骨脂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赤芍、白芍、丹参、桃仁、鸡血藤、炒桑枝、徐长卿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白花蛇舌草,公英清热解毒,并抗肿瘤;辅以胆南星清火化痰、专治痰入经络所引起的各种证候,并有抗肿瘤作用;石斛、谷芽则生津和胃。主要功效为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意在标本兼顾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本虚标实之证。
2、气阴两虚证:
主证:面色少华,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口干而渴,或有潮热,骨痛酸软,腰酸肢肿,舌质淡红,苔少乏津,或舌胖苔薄,脉象细弦。
治法:益气养阴,补益肝肾。
方药:黄芪枸杞汤加减(《辽宁中医杂志》1986,12:19)
黄芪30g,北沙参30g,狗脊12g,枸杞子12g,续断12g,生地15g,熟地15g,)川石斛15g,麦冬15g,补骨脂15g,白蒺藜15g。
分析:主方重用黄芪、北沙参而益气养阴,石斛、麦冬助北沙参养阴生津而止渴;生熟地、枸杞子补血滋阴而善肝益肾;狗脊、续断、补骨脂益肾而强筋骨;白蒺藜平肝疏肝而除晕。
3、热毒炽盛证:
主证:高热不解,口干气促,鼻衄齿衄,骨骼疼痛,舌绛起刺,脉象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凉血解毒。
方药:凉血解毒汤加减(《中医杂志》1981,(5):26)
鲜生地30g,鲜茅根(去芯)30g,凉膈散15g(包煎),全瓜蒌12g,炒丹皮9g,赤芍9g,银花9g,连翘9g,大青叶9g,知母9g,人中黄5g。
分析:本方由凉膈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而成,凉膈散清热解毒,泻火通便,通过下的手段而达清的目的,能泻上中二焦之邪火,清胸膈之炽热;犀角地黄汤中的犀角,虽药效颇佳,但价格昂贵而货源日少,故弃而不用,改用鲜茅根、大青叶与生地、丹皮、赤芍合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辅以银花、连翘、知母、人中黄,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全瓜蒌化痰散结,润肠通便,兼抗肿瘤。
附:为了提高疗效,在临床上一般多采取化疗与中医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1、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配合化疗:
化疗期间配合中医药治疗,此法可增强化疗的效果,减少化疗的毒付作用,恢复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机能,此阶段中医治疗以补气阴、健脾为主,活血化痰为辅,基本处方为:太子参、黄芪、女贞子、枸杞子、五爪龙、金鹊根、灵芝、绞股蓝、浙贝、丹参、当归、半夏、生苡仁、山甲珠。或配合苦参硷、六神丸、犀黄丸等。
2、化疗后间歇期配合中药治疗:
有些病人化疗期间胃肠反应较大,不宜服用中药,应在骨髓恢复后积极配合中药治疗,此期间中药的作用旨在不间断的打击骨髓瘤细胞,消灭残存的骨髓瘤细胞,不让其死灰复燃。此阶段中医药以解毒祛瘀为主,益气养阴补肾为辅,基本处方为:白花蛇舌草、猪殃殃、水红花子、狗舌草、冬凌草、鳖甲、三七、全蝎、桃仁、红花、西洋参、黄芪、女贞子、旱莲草、麦冬、天冬、炒杜仲、川牛膝、薏苡仁、生山药。并可配合反应停、维甲酸、干扰素等应用。
3、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
(1)骨痛、骨质疏松:病机为肾虚邪毒瘀阻,经脉失养所致,治以补肾解毒祛瘀、强筋壮骨。用药原则:偏于肾阳虚者应选用温肾补阳之品,如补骨脂、鹿角霜、狗脊、细辛、杜仲、巴戟天;偏于肾阴虚者应选用滋阴补肾泻热之品,如生熟地、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石斛、青蒿、白薇;两种类型均可加用强筋壮骨之品,如千年健、川断、桑寄生、五加皮、鹿含草。还应加入化痰活血通络之品,如僵蚕、胆南星、全蝎、穿山甲、地鳖虫、姜黄、五灵脂、牛膝、骨碎补、血竭、马钱子等。
(2) 蛋白尿:其病机为脾肾亏虚、封藏失职所致,治以调补脾肾、益气固摄。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紫河车、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桑椹子、枸杞子、怀山药、山芋肉、莲子、金樱子、玉米须等,脾气健运,统摄有权,肾气充沛,精关得固。若蛋白尿经久不消,缠绵难愈,可加用三七、益母草、白芨等。伴有血尿者,可加白茅根、藕节、仙鹤草、茜草、苎麻根;伴尿素氮、肌酐升高可加滑石、车前草、扁蓄、石苇、大黄、土茯苓、泽兰等。
初诊时的误诊率高达近7成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恶性肿瘤,可影响骨髓中白细胞、红细胞和干细胞的生成。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浆细胞,骨髓中发生癌变的浆细胞称为骨髓瘤细胞,它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替代了骨髓中正常的细胞,破坏正常的免疫系统,并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损伤骨骼及软组织(神经和肌肉等)等的功能。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二,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但目前大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并且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比较多,约70%新诊断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30%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5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易感染。当老人出现骨痛、贫血、反复感染等症状时,他们往往会去骨科、大内科、肾内科等科室就诊,造成初诊时误诊率高达近70%,往往会耽误治疗,有时甚至会耽误半年或更长时间。因此,专家建议患者:如果血象出现异常,应同时去血液科就诊,咨询专业医生,确认是否是因为患上多发性骨髓瘤而导致的血象异常,避免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故西医治疗模式,不主张大剂量化疗,以常规化疗为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化疗持续一年,患者进入平台期,此时疾病无进展,但继续化疗可继发MDS 或急性,不继续化疗会复发,致使重新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在初治过程中仍发生疾病进展,或尽管处于稳定状态,但对诱导治疗无反应,继用原方案仍发生疾病进展者,称为原发耐药;还有一些患者浆细胞快速增长,不断复发,造成恶化,生存期缩短。鉴于上述情况,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使MM 及早进入平台期,且较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是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患者常规化疗并不能有效的控制浆细胞及减轻骨损害和骨痛症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利用个体化疗方案杀伤骨髓瘤细胞的同时,采用益气解毒补肾活血中药,协同化疗作用控制浆细胞的反弹,使之稳定在平台期,并有效地控制溶骨病变,促使成骨细胞的产生,使骨病症状得以缓解。同时解毒活血中药还可抑制促骨髓瘤细胞生长因子,从另一个途径使止痛细胞分化生长,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并能迅速控制骨痛等症状,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一、中医病因病机:
由于古今认识的差异以及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的多样化,至今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尚不够统一,综合诸医家的论述,一般认为本病多属中医“腰痛”、“骨痹”、“虚劳”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六淫、饮食、情志、房劳等因素使阴阳气血失调,脏腑亏损,致气血失和,痰瘀互结,热毒内蕴而成。痰瘀搏结,痹阻经络,经脉筋骨失于濡养而致骨痹、周身痛;老年人肾精亏虚,或病久气血不足,肝肾失调,脏虚毒瘀,故腰痛、贫血;热毒内蕴,耗伤气血亦可致发热、贫血。
二、中医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无自觉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骨骼疼痛:为多发性骨髓瘤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程度一般由轻到重,初起为间歇性微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展为连续性剧痛。疼痛部位以腰背部脊椎为最多,其次为胸肋、四肢。少数患者可无疼痛,而较多患者以骨骼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的突然加剧常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2、骨骼肿物:多在扁骨,尤以胸骨、肋骨、头颅骨、下颌骨等处多见。
3、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部分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但多数为晚期表现,主要由于机体免疫缺损,感染引起。
4、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约1/3病人有头晕、心悸、乏力、消瘦等贫血症状,有的以此为首发症状。
5、出血:少数病人可出现消化道、牙龈、鼻腔、皮肤出血。或月经过多,也有以出血为首发症状。
6、共他:本病晚期可出现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症状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气短、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二)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约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1/3患者血红蛋白<7g%;血涂片可见到中晚细胞。
2、白细胞减少,约40%的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
3、红细胞沉降率>20mm/h。
4、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象内骨髓瘤细胞一般>1.0%。少数患者不易检出,当临床高度怀疑本病时,应进行多部位穿刺,因的分布并不均匀。
5、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常倒置。
6、血清蛋白电泳常在r或β部位出现高峰,这些高峰所代表的球蛋白称之为M成份。
7、尿检查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具有一定特异性意义的是尿中可有凝溶蛋自(本周蛋白)。
8、x线检查表现为多发性圆形或椭圆形穿凿样溶骨性病变,周围无骨膜反应、多见于颅骨、盆骨、肋骨和脊椎,骨质疏松,常发生病理性骨折。
总之,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骨髓象内的骨髓瘤细胞>10%,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尿凝溶蛋白阳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关链接:
人参皂苷RH2长期服用不光有提高免疫能力作用,还有防癌抗癌症的作用,适用中老年人长期服用,详情可以咨询乔小姐13805789212,如果在杭州可以到杭州市区将军路41号联系乔小姐
362219063
三、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临证,首当辨别虚实,虚责之肝肾、气阴,实则热毒、痰凝、血瘀、络阻。临床往往虚实夹杂,当分清孰轻孰重,决定补肾、益气养阴,解毒、化痰、祛瘀、通络等药物用药多少及用量大小;其次肾虚的辨证中,多以肾阴虚为主,伴有阳虚者,治疗本阴中求阳原则,补肾益阴同时佐温阳散寒药物,肝肾同源,治疗中应兼补肝阴、调肝气、补肝血;再次解毒化痰祛瘀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及付作用,临证当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佐益气、健脾药物。
1、瘀热阻络证:
主证:胸胁疼痛,腰痛尤甚,轻则俯仰不便,重则痛剧而活动受限,面色黧黑,或萎黄无泽,发热口干。舌质紫暗,舌苔黄腻或薄苔,脉象细数或弦。
治法: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方药:芍药二白汤加减(《中医杂志》1981,5:26)
赤芍15g,白芍15g,桃仁9g,制狗脊15g,炒续断15g,补骨脂9g,白花蛇舌草30g,鸡血藤30g,公英15g,徐长卿15g,炒桑枝12g,川石斛9g,胆南星5g,炒谷芽12g。
热甚加蛇莓、连翘,痛甚加炙乳没、延胡索、地龙等。
分析:本方主要由补益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而止痛以及清热解毒抗三方面药物组成,其中狗脊、续断、补骨脂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赤芍、白芍、丹参、桃仁、鸡血藤、炒桑枝、徐长卿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白花蛇舌草,公英清热解毒,并抗肿瘤;辅以胆南星清火化痰、专治痰入经络所引起的各种证候,并有抗肿瘤作用;石斛、谷芽则生津和胃。主要功效为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意在标本兼顾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本虚标实之证。
2、气阴两虚证:
主证:面色少华,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口干而渴,或有潮热,骨痛酸软,腰酸肢肿,舌质淡红,苔少乏津,或舌胖苔薄,脉象细弦。
治法:益气养阴,补益肝肾。
方药:黄芪枸杞汤加减(《辽宁中医杂志》1986,12:19)
黄芪30g,北沙参30g,狗脊12g,枸杞子12g,续断12g,生地15g,熟地15g,)川石斛15g,麦冬15g,补骨脂15g,白蒺藜15g。
分析:主方重用黄芪、北沙参而益气养阴,石斛、麦冬助北沙参养阴生津而止渴;生熟地、枸杞子补血滋阴而善肝益肾;狗脊、续断、补骨脂益肾而强筋骨;白蒺藜平肝疏肝而除晕。
3、热毒炽盛证:
主证:高热不解,口干气促,鼻衄齿衄,骨骼疼痛,舌绛起刺,脉象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凉血解毒。
方药:凉血解毒汤加减(《中医杂志》1981,(5):26)
鲜生地30g,鲜茅根(去芯)30g,凉膈散15g(包煎),全瓜蒌12g,炒丹皮9g,赤芍9g,银花9g,连翘9g,大青叶9g,知母9g,人中黄5g。
分析:本方由凉膈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而成,凉膈散清热解毒,泻火通便,通过下的手段而达清的目的,能泻上中二焦之邪火,清胸膈之炽热;犀角地黄汤中的犀角,虽药效颇佳,但价格昂贵而货源日少,故弃而不用,改用鲜茅根、大青叶与生地、丹皮、赤芍合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辅以银花、连翘、知母、人中黄,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全瓜蒌化痰散结,润肠通便,兼抗肿瘤。
附:为了提高疗效,在临床上一般多采取化疗与中医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1、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配合化疗:
化疗期间配合中医药治疗,此法可增强化疗的效果,减少化疗的毒付作用,恢复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机能,此阶段中医治疗以补气阴、健脾为主,活血化痰为辅,基本处方为:太子参、黄芪、女贞子、枸杞子、五爪龙、金鹊根、灵芝、绞股蓝、浙贝、丹参、当归、半夏、生苡仁、山甲珠。或配合苦参硷、六神丸、犀黄丸等。
2、化疗后间歇期配合中药治疗:
有些病人化疗期间胃肠反应较大,不宜服用中药,应在骨髓恢复后积极配合中药治疗,此期间中药的作用旨在不间断的打击骨髓瘤细胞,消灭残存的骨髓瘤细胞,不让其死灰复燃。此阶段中医药以解毒祛瘀为主,益气养阴补肾为辅,基本处方为:白花蛇舌草、猪殃殃、水红花子、狗舌草、冬凌草、鳖甲、三七、全蝎、桃仁、红花、西洋参、黄芪、女贞子、旱莲草、麦冬、天冬、炒杜仲、川牛膝、薏苡仁、生山药。并可配合反应停、维甲酸、干扰素等应用。
3、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
(1)骨痛、骨质疏松:病机为肾虚邪毒瘀阻,经脉失养所致,治以补肾解毒祛瘀、强筋壮骨。用药原则:偏于肾阳虚者应选用温肾补阳之品,如补骨脂、鹿角霜、狗脊、细辛、杜仲、巴戟天;偏于肾阴虚者应选用滋阴补肾泻热之品,如生熟地、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石斛、青蒿、白薇;两种类型均可加用强筋壮骨之品,如千年健、川断、桑寄生、五加皮、鹿含草。还应加入化痰活血通络之品,如僵蚕、胆南星、全蝎、穿山甲、地鳖虫、姜黄、五灵脂、牛膝、骨碎补、血竭、马钱子等。
(2) 蛋白尿:其病机为脾肾亏虚、封藏失职所致,治以调补脾肾、益气固摄。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紫河车、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桑椹子、枸杞子、怀山药、山芋肉、莲子、金樱子、玉米须等,脾气健运,统摄有权,肾气充沛,精关得固。若蛋白尿经久不消,缠绵难愈,可加用三七、益母草、白芨等。伴有血尿者,可加白茅根、藕节、仙鹤草、茜草、苎麻根;伴尿素氮、肌酐升高可加滑石、车前草、扁蓄、石苇、大黄、土茯苓、泽兰等。
上一篇:治疗甲亢的方法 有哪些?
下一篇:哪些情况需暂停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