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癌症放疗的远期毒性
临床肿瘤学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抗癌治疗带来的远期毒性也必须引起关注。随着新疗法、新设备和新药物陆续进入临床实践,恶性肿瘤治愈率有了较大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约45%~50%的癌症患者可以根治,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治愈率更高,大量的癌症患者可长期生存,随之而来的是,抗癌治疗远期毒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
远期毒性一般指抗癌治疗结束6个月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包括多器官、多系统的组织损伤,治疗引起的第二原发癌,以及生长发育受影响和过早衰老。远期毒性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躯体的,也有社会心理的,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生存时间缩短甚至死亡。放射治疗是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根治性手段之一,临床医师对其急性毒性反应诊治很积极,也关注治疗效果,但对远期毒性却重视不够。
放疗的器官损伤
放射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分子显像、放射物理和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加盟,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放疗时代。虽然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放射线对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是随机的,组织细胞吸收的放射线能量不会是“零”效应,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放射肿瘤学医师应十分注意正常组织的保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下表显示不同器官组织受到常规剂量分割照射后5年发生远期毒性的吸收剂量(TD5/5表示5年时5%患者出现远期毒性的照射剂量,TD50/5表示5年时50%患者出现远期毒性的照射剂量)。可以看到,导致不同组织和器官发生远期毒性的照射剂量差别非常显著,生殖器官卵巢、睾丸与肌肉组织的剂量相差几十倍。
肺 全肺照射(15~20 Gy)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高达90%,而且常常是致死性的。随着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适形调强放疗(IMRT)、伽玛刀等新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放射治疗靶区剂量可达75 Gy以上,受照射肺组织远期纤维化改变以及对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均可以接受。由于受小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增加,肺损伤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考虑V20(双肺接受照射剂量>20 Gy的体积百分比)、V30和全肺平均剂量(MLD)的基础上,也要考虑V5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