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仅治癌 还可防癌!
肿瘤治疗 2017-04-15 14:32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中药抗癌已成为医学界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表明中医药对防治癌症有明显作用。 中医手段能明显延长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在防治癌症术后转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明显效果
中药抗癌已成为医学界备受关注的热点,而近期一些专家表示,研究表明中医药对防治癌症有明显作用。 中医手段能明显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在防治癌症术后转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明显效果。
用中医药治疗手段,能使重症患者的存活期明显延长。此类病人的存活期一般在1年左右,在他所在的医院,运用中医手段,病人最长的存活期达到38个月。
研究表明灵芝的成分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但却对抗癌有效。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灵芝成分一旦进入人体,其水提取物和多糖能诱使体内产生抗肿瘤的细胞因子和干扰素,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促使其凋亡的效果。
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200万人,死亡130万人。中药混合物疗效好但机理难以解释。紫杉醇、喜树碱来源于植物提取物,但因成分明确、效果好而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用来源于植物提取物作为抗癌药物可能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医如何防治肿瘤术后复发
农林业中,土壤的营养供应是种子蜕变为小苗的根基,故让植物迅速成长应注意土壤的肥沃与贫瘠、厚薄合宜、燥湿适度等。肿瘤的生成与生长也是如此。通俗地说,肿瘤的发生生长建立在有利于其生长的土壤――内环境中,目前的手术、放疗、化疗是治疗土壤中的草即恶性肿瘤的,而未对其土壤进行处理,所以毒草的再生(瘤体的复发)是难免的。要想彻底处理消灭毒草,必须在除草的同时,改变土壤性质即改善内环境,这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中医是如何改变土壤的呢?
1.论治为主,配合辨病抑瘤改善内环境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病之根本,辩证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论治是指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辩证可形容为辨清生长毒草的土壤的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化肥、农药等,论治是指据土壤内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应考虑各种措施的互补性和不利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毒草的生成,即使生成也难以生长、或生长缓慢。可见改变土壤是消除毒草之本。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在肿瘤治疗中辨病论治是本,辩证论治附属于辨病论治,在辨病的基础上辩证论治,事实上不然。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个人可先后患数个肿瘤,这时辨病论治是主辨哪个病呢?
我们经常看到,单纯治疗某肿瘤并缩小的同时,又发生新的肿瘤,这难道不是辨病治疗的错。所以辩证论治是本,即全面认识了解土壤性质后全面处理才不至于留死角。当然了,辨病论治也不应被废掉,此处易生毒草,治理当以此处为重点,这就是全面处理,重点打击。
改变了内环境,为什么还要抑瘤?这正像细菌存在于全身一样,细菌只有在内环境改变后才变成致病菌。人体内部存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内环境改变后有利于癌细胞生长时癌瘤才能迅速生长,可以说癌细胞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内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动态的,所以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同时,还应配合辨病抑瘤,如此才能减少或控制肿瘤的复发。
改变内环境是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短的数十天就能改善的,需要服药两三年时间,并应时时辩证论治。
2.情志饮食,维护内环境
改善内环境重要,维护内环境也非常重要。内环境受到诸多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是动态的,目前研究肿瘤复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情志和饮食。
中医理论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尤其是长期的抑郁、恼怒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死亡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有人对1088例已经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发病前的精神生活进行调查,发现发病前2年内有精神创伤者782例,占71.88%。
同时发现,情志过度愤怒、过分抑郁促进肿瘤的生长。有调查表明:情志抑郁者恶性肿瘤死亡率较普通人高一倍,从而也证实精神抑郁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密切相关。所以肿瘤患者患病后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防治术后复发是十分必要的。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要及时调整心态,必要时请教心理医生和进行中医药调理。
约1/3的肿瘤患者发病与饮食有关,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摄入营养素不平衡,不管是过多或过少,均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据临床观察,合理饮食可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据我国饮食习惯,调整饮食有可能抑制或消除多种肿瘤致病因素,从而达到防治肿瘤术后复发的目的。
1.不要食用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如花生、大豆、米面与植物油等;
2.要少吃熏制或腌制的食品如熏肉、咸鱼、腌酸菜、腌咸菜等;
3.不吸烟不饮酒;
4.不用聚氯乙烯的包装袋包装食品或其制品盛物;
5.不食过热、过硬、过咸的食物或烤焦的食物;
6.不要经常服用可导致肿瘤的药物如激素、大剂量抗生素等。多食新鲜蔬菜、五谷杂粮,饮食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饮食等。
用中医药治疗手段,能使重症患者的存活期明显延长。此类病人的存活期一般在1年左右,在他所在的医院,运用中医手段,病人最长的存活期达到38个月。
研究表明灵芝的成分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但却对抗癌有效。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灵芝成分一旦进入人体,其水提取物和多糖能诱使体内产生抗肿瘤的细胞因子和干扰素,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促使其凋亡的效果。
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200万人,死亡130万人。中药混合物疗效好但机理难以解释。紫杉醇、喜树碱来源于植物提取物,但因成分明确、效果好而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用来源于植物提取物作为抗癌药物可能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医如何防治肿瘤术后复发
农林业中,土壤的营养供应是种子蜕变为小苗的根基,故让植物迅速成长应注意土壤的肥沃与贫瘠、厚薄合宜、燥湿适度等。肿瘤的生成与生长也是如此。通俗地说,肿瘤的发生生长建立在有利于其生长的土壤――内环境中,目前的手术、放疗、化疗是治疗土壤中的草即恶性肿瘤的,而未对其土壤进行处理,所以毒草的再生(瘤体的复发)是难免的。要想彻底处理消灭毒草,必须在除草的同时,改变土壤性质即改善内环境,这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中医是如何改变土壤的呢?
1.论治为主,配合辨病抑瘤改善内环境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病之根本,辩证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论治是指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辩证可形容为辨清生长毒草的土壤的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化肥、农药等,论治是指据土壤内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应考虑各种措施的互补性和不利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毒草的生成,即使生成也难以生长、或生长缓慢。可见改变土壤是消除毒草之本。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在肿瘤治疗中辨病论治是本,辩证论治附属于辨病论治,在辨病的基础上辩证论治,事实上不然。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个人可先后患数个肿瘤,这时辨病论治是主辨哪个病呢?
我们经常看到,单纯治疗某肿瘤并缩小的同时,又发生新的肿瘤,这难道不是辨病治疗的错。所以辩证论治是本,即全面认识了解土壤性质后全面处理才不至于留死角。当然了,辨病论治也不应被废掉,此处易生毒草,治理当以此处为重点,这就是全面处理,重点打击。
改变了内环境,为什么还要抑瘤?这正像细菌存在于全身一样,细菌只有在内环境改变后才变成致病菌。人体内部存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内环境改变后有利于癌细胞生长时癌瘤才能迅速生长,可以说癌细胞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内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动态的,所以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同时,还应配合辨病抑瘤,如此才能减少或控制肿瘤的复发。
改变内环境是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短的数十天就能改善的,需要服药两三年时间,并应时时辩证论治。
2.情志饮食,维护内环境
改善内环境重要,维护内环境也非常重要。内环境受到诸多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是动态的,目前研究肿瘤复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情志和饮食。
中医理论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尤其是长期的抑郁、恼怒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死亡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有人对1088例已经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发病前的精神生活进行调查,发现发病前2年内有精神创伤者782例,占71.88%。
同时发现,情志过度愤怒、过分抑郁促进肿瘤的生长。有调查表明:情志抑郁者恶性肿瘤死亡率较普通人高一倍,从而也证实精神抑郁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密切相关。所以肿瘤患者患病后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防治术后复发是十分必要的。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要及时调整心态,必要时请教心理医生和进行中医药调理。
约1/3的肿瘤患者发病与饮食有关,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摄入营养素不平衡,不管是过多或过少,均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据临床观察,合理饮食可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据我国饮食习惯,调整饮食有可能抑制或消除多种肿瘤致病因素,从而达到防治肿瘤术后复发的目的。
1.不要食用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如花生、大豆、米面与植物油等;
2.要少吃熏制或腌制的食品如熏肉、咸鱼、腌酸菜、腌咸菜等;
3.不吸烟不饮酒;
4.不用聚氯乙烯的包装袋包装食品或其制品盛物;
5.不食过热、过硬、过咸的食物或烤焦的食物;
6.不要经常服用可导致肿瘤的药物如激素、大剂量抗生素等。多食新鲜蔬菜、五谷杂粮,饮食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饮食等。
上一篇:中药治癌 原则因人而异!
下一篇:癌症病人该怎样正确服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