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发抖是怎么回事?小孩右手发抖是怎么回事

生活知识 2023-04-28 20:03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右手发抖是怎么回事一般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因为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降低,导致手指末端供血不足,出现麻木的感觉。

王阿姨今年52岁,由于疫情封控,家里粮食储备充足,居家期间她整整胖了十多斤。看着日渐臃肿的自己,王阿姨决定控制饮食,把吃出来的肥膘减下去,可没过多久身体就开始不对劲。

先是容易饿,后又增加了手抖、心慌的问题,特别是接近饭点儿的时候,症状尤为明显。看着体重一点点下降,王阿姨很高兴,对心慌、手抖的症状便没太在意。

王阿姨原以为是自己减肥“用力过猛”导致的身体不适应,直到有一次晚上心慌无法入睡,她才觉得问题没那么简单。恰逢定期体检,王阿姨带着疑问走进诊室,谁知医生一眼便看出王阿姨的异常。

医生道:“你这个情况多长时间了?”王阿姨:“有3、4个月了吧,这不正赶上体检,你帮我瞧瞧。”连问诊带检查,医生终于找到了病因。

原来王阿姨因为短期减肥过度,进食量明显减少,出现了肠胃功能紊乱。而心慌、手抖、容易饿,恰恰是胃肠道疾病的表现。

一、中老年更容易受胃肠病困扰

相关数据显示,胃肠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20%左右,其中50岁以上人群相对多见。这是因为,中老年人的身体条件本身就比年轻人差,各方面机能都在走下坡路。

胃肠道作为一日三餐食物消化的必经之路,“使用率”相当高,所以相应的会造成损耗,继而影响到基本功能。这也是胃肠道疾病在50岁以上人群中更为普遍的原因。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饮食环境更为多元化,但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食物的可选性有限。若在此基础上将饮食结构规划得更为苛刻,必然会进一步损耗胃肠道。

案例中的王阿姨,因为短期内瘦身过度,饮食结构颠覆性较大,导致食物摄入大幅减少,对胃部造成了异常的 *** 。骤然减少进食量,或调整饮食结构,某种程度上会阻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肠胃运作的规律短期内不会随着饮食习惯发生变化,至少在短期内是不能改变的。也因此,胃肠道仍会按照之前的运作模式消化食物,比如说分泌过多的胃酸。

消化液的分泌量与待消化的食物量不匹配,胃肠道就会因为运作紊乱而引起相关的应激反应,心慌、手抖就是主要表现。其实导致心慌、手抖的不止胃肠道疾病,这些病症同样会造成此类症状。

二、心慌、手抖还与这些病症有关!

1. 低血糖

说起饮食不当引起的心慌、手抖,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低血糖。长期的错误饮食习惯,会导致机体营养摄入不足,储备不足,机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通过手抖、心慌甚至是饥饿的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血糖的异常波动,往往与糖尿病有关,继而牵扯到胰岛素分泌。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胰岛素正常分泌,人的血糖波动会被控制在正常区间。但由于长期的不良习惯影响了胰岛正常运作,胰岛素分泌便会紊乱。

若短期内食量没有保证、进食时间没规律,那么在下次饭点儿前后,胰岛素就会如期而至,且加大“剂量”。这时候,人就会因为激素功能紊乱而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饥饿感也会被放大。

2. 情绪病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心理问题困扰,也容易引发饥饿时心慌、手抖的问题。受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影响,有些人更容易陷入悲观的情绪当中,继而焦虑、抑郁。

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人的神经就会时刻处于敏感状态,以至于遇到一点小事就会感到不安,届时便会出现心慌、手抖甚至头晕的情况。随着情绪问题带来的矛盾感进一步加深,相关症状也会越发明显。

3. 帕金森早期

手抖应该是帕金森最具代表性的症状,由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病变,神经功能日渐减退,就会形成无法控制机体运动的现象。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就是手不受控制的颤抖。

该病症主要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是一种不可逆的功能缺陷,所以随着病程进展,机体不受控制的情况会进一步加深。不受控的范围会从手部逐渐发展到全身,而控制力减弱又会引起不良情绪。

总结:

饥饿状态下手抖、心慌,其实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同时也预示着各种疾病的到来。如果长期无法自行改善,还请尽早确认背后原因,积极展开治疗,对养护健康才更有帮助。

各位朋友,你经历过饥饿时的手抖、心慌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你又是如何改善的?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