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肝癌容易转移?肝癌防治的“12345”
在人群当中很常见。大家为什么很害怕肝癌?主要是因为肝癌与其他相比,它发展得快、死得早。比如患了,手术治疗也好,其他各种治疗也好,再活几年没有问题,但是肝癌一旦发现后,基本上只能存活半年。因为肝癌在发现的时候,很多病人都不是早期了,直径已经是3厘米、4厘米以上了,甚至是5厘米以上,更严重的是,许多病人去看病的时候,发现已经不仅仅是在肝脏里,已经转移了。这个时候才去治疗,什么方法也不灵,也就是多活半年左右。
为什么肝癌特别容易转移?
肝癌早期没有感,因此不要等到肝部才去医院检查。到感觉疼痛时,往往肿瘤已经很大。因此,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定期体检,防患未然。如果在两厘米以内发现,仍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读者们可能没有机会看到人的肝脏,但猪肝应该接触过吧。在我们人体的脏器中,肝脏的供血最丰富,肝脏内的血液,流得多,流得也快。所以肝脏里面长了癌,癌细胞很容易就掉到血管里,然后随着血液就流到全身去了。这就是肝癌和其他癌相比,一旦出现癌细胞,它很容易跑到身体其他地方去。由于肝脏的血液供应比其他脏器都要丰富,这是一个转移的重要原因。肝癌容易转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是等到有症状了才去看病,等肝了再去看病,这时候癌已经长大了。
为什么肝癌会有胀痛的症状?
人的肝脏形状跟猪肝差不多。小猪的肝就小一点,大猪的肝就大一点。人也是一样,正常的成年人,肝脏也就是3斤左右。在肝脏外面有一层很薄很薄的膜包着它。肝脏细胞可以新陈代谢,老的细胞死掉了,新的肝细胞长出来,但是肝细胞的数目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肝脏外面的膜也是不能“长大”的。所以,肝脏里面如果长了一个块,如果只是多了一个厘米以内的还能忍受,两厘米就开始有感觉了,到了3厘米、5厘米,等肝里面长了一块肿物了,外面这层膜就撑得不能再继续容纳下去了,这时候就会出现胀疼的症状了。
肝脏内部没有神经,不会让病人感到疼痛,它是没有感觉的。所以即使切一块肝脏,也感觉不到疼痛,但是外面那层膜只要一破,就会有感觉,疼痛的感觉,因为这层膜上是有丰富神经分布的。如果肝里面长肿瘤了,体积增大了,它把膜撑得张力大了,这时候就会有疼痛。所以,病人到疼的时候才去看病,那个瘤子最少也有几厘米了。
有的人肝脏上长了一个癌,一个大瘤子,一量,10厘米了,这么大了,病人到医院去看,医生就吓唬他:“你这个瘤子这么大了,肯定活不长了”。结果呢?我们发现,瘤子长的很大的病人反而还活得长。什么样的瘤子让病人活不长呢?有好多个癌瘤,小小的、散在肝脏里面的那一种病人活不长。
一个基本概念
在我国,肝癌好发人群主要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论有无,都应定期随访,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合并肝硬化,或有肝癌家族史者,无论年龄大小,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更大,更应警惕;另外,非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患者也属于肝癌好发人群,只是发生的危险性较病毒性肝炎要低得多。
二个中心理念
肝癌好发人群应牢固树立二个理念: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断。积极预防的目的是让肝癌“最好别来!”,早期诊断则是把肝癌扼杀在“襁褓”之中,“来了也不怕!”。
三级普查管理
早期诊断最主要的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普查。可依肝癌好发的危险程度将肝癌好发人群分三类,第一类是高度危险人群,主要包括:中年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后肝硬化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没有肝硬化,但有肝癌家族史。第二类是中度危险人群,主要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没有明显肝硬化,也没有肝癌家族史。第三类是低度危险人群,主要包括:非病毒性原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
肝癌高度危险人群应至少每三个月做一次相关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超声),中度危险人群应至少每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低度危险人群应至少每一年做一次相关检查。各类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增强CT检查(推荐使用16排螺旋CT)。
当检查出可疑病例时,应进一步检查CT、核磁共振或动脉造影,追踪随访,直至完全排除或确诊肝癌。
四类治疗措施
肝癌的治疗措施可分为四大类:手术治疗,包括肝叶切除术和肝移植术;介入栓塞治疗;局部治疗,包括无水酒精注射、射频消融等;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
五年生存目标
五年生存率低是肝癌临床的主要特点,也是该症被冠以“癌中王”的最主要原因。生存五年,曾经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奢侈的梦想。
但这一梦想其实不难实现,说来也很简单,只要肝癌好发人群有明确的自我定位,能够“不厌其烦”地定期检查,肝癌的早期诊断就不再困难,再配以复发的防治措施,肝癌患者“轻轻松松活五年”的目标就不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