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因
1.肝硬化HCC常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特别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关系最为密切。且与肝硬化再生结节间纤维结缔组织束细的肝硬化有关。酒精性肝硬化多属小结节性,小结节性渐转变为大结节,癌变率也随着提高。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可并发HCCo肝硬化癌变的机制有两种解释:①肝硬化本身就是一种癌前疾病,在没有其他因素情况下,从增大、间变导致癌的形成;②肝硬化时肝细胞快速的转换率,使得这些细胞对环境的致癌因子更加敏感,即致癌因子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在损伤修复之前,发生DNA复制,从而产生乳头改变的异常细胞。
2.乙型肝炎病毒(HB)原发性病人中约有1/3曾有慢生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CC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发区为高,而HCC病人血清mp及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率高达叨%,显著高于健康人群。HCC发生率与HBV携带状态的流行之间存在着互相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地理上的密切关系。因此在HCC发病过程中HBV几乎被肯定是~个始发因子,从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都支持HBV的直接致癌作用。
3.丙型肝炎病毒(HCV)自1989年开始,HCV与HCC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重视,在非HBV肝炎病人中叨%以L为HCV感染。HCV感染是HCC发生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HCV由于其基因的高复制率和很低或缺乏校正能力,使得HCV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卫,易转为慢性持续感染,很少有自限性。HCV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能引起持续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为其致癌的机制之一,而这种致癌并非HCV直接转化肝细胞作用,而可能是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起间接作用,如活化生长因子、激活癌基因或DNA结合蛋白的作用。抗HCV阳性的病人,其肝组织中多数能检出HCV序列,支持了HCV感染参与肝脏发生癌变机制的假说。
4.黄曲霉素毒素(Al;T)AFT产生于黄曲霉菌,为一群毒素,其中以AFB;的肝毒性最强,与HCC的关系也最密切。它在动物实验如城猴、大鼠等身上均可致HCC,但在人类中没有直接的致癌证据。在我国HCC高发区,霉变的玉米、花生、麦类、大米中AFT含量高,是这些地区的一种致癌因素。AFT在HCC的发病中是属原发还是促发作用尚不清楚,但Ary在肝内很快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物质,与大分子物质结合。其AFB;代谢产物可能是一种环氧化物,可与DNA分子的鸟膘吟残基在队位行共价键结合,改变DNA的模板性质,干扰DNA的转录,引起基因改变,起致癌作用。
5.酒精在西方国家,饮酒是慢性肝病病因中最主要因素,但研究表明酒精和HCC尚无直接关系,而只是一种共致癌质。酒精可增强HBV。AFT诱发HCC的作用,促癌机制不明,可能酒精影响维生素A的代谢以及影响细胞色素P450活性,从而加速致癌原的生物转化作用。
6.其他危害因素
(l)寄生虫病:曾有报道肝吸虫病感染合并HCC者为0.35%,而无肝吸虫病者为0.腑%,提示肝吸虫病与HCC有一定相关性。但有报道肝吸虫病与HCC无直接关系,因此肝寄生虫病与肝癌之间关系,迄今尚未被确认。血吸虫病与HCC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定,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并免因果关系,因为肝癌和血吸虫病二者的地理分布并不一致,而且晚期血吸虫病并发HCC多数是在混合结节性和小结节性肝硬化基础上,并非血吸虫病特有的肝纤维化,同时其1/4还合并有IIBsAg阳性,因此,血吸虫病作为HCC的直接病因尚缺乏依据。
(2)性激素众所周知,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患肝细胞腺瘤的危险性增加,但其与HCC之间的联系尚未确定。已有报道长期应用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可患HCC。但注意到,一些病人停止使用这类激素后,生存期延长,甚至肿瘤退缩。
(3)遗传因素在多发区HCC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HCC发病率高,有人认为这与肝炎病毒因子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另有研究结果提示,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病人发生HCC的危险性增加。HCC与血色素沉着症的联系,仅仅存在于那些患此病且能长期生存,以致发生肝硬化的病人。
人参皂苷RH2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抑制肝癌细胞发展,预防转移复发,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是肝癌患者的上佳辅助治疗产品.
购买电话:0571-87774958 QQ251288487 手机:159068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