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57岁大叔颈椎长瘤,医生运用寰椎3D打印假体术挽回了生命

健康快乐 2025-02-18 09:17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肖大叔,一位来自潮汕地区的57岁男子,被确诊患有颈椎肿瘤。这个肿瘤独特而危险,因为它已经侵占了寰椎的右侧侧块和前结节的骨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黄霖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下,肖大叔终于走过了艰难的治疗旅程。

一年前,肖大叔在一次跌倒后,脖子开始出现疼痛,转动头部变得困难。尽管他之前有过足踝粉碎性骨折的经历并成功手术恢复,但这次他选择了保守治疗。几天前,他在起床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呕吐不止,这才不得不前往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他被告知患有颈椎肿瘤,而且肿瘤的位置极其危险位于寰椎。

寰椎是人体的第一颈椎,其内部容纳了高位脊髓,并邻近控制心跳和呼吸的延髓。由于解剖结构特殊,这一区域一直被视为“手术禁区”。黄霖教授团队面临极大的挑战,肿瘤的复杂性和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手术风险极高。

黄霖教授团队并未退缩。他们迅速进行了相关检查,明确了肿瘤的性质和诊断。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团队对肖大叔的寰椎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由于肿瘤已经破坏了寰椎的关键部位,并且包绕了一侧椎动脉,手术难度极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疼痛、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黄霖教授团队决定采用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假体技术。考虑到寰椎的特殊性,传统的手术方法难以固定和重建。而3D打印技术为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能够精准地重建寰椎的结构。

手术过程中,黄霖教授团队应用了多种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包括O臂扫描、术中导航系统、神经监测和超声骨刀等。这些“高精尖武器”为手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经过13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手术顺利完成。肖大叔的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几天就转回了普通病房,一周后就能下地行走。目前他正在接受综合治疗,以进一步恢复健康。

黄霖教授表示,这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团队的协作和先进技术的支持。3D打印技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为类似肖大叔这样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更多的难题将被攻克,更多的患者将重获新生。术后CT三维重建效果图展示

在传统骨骼修复手术中,医生通常使用钛网植入骨骼缺损部位,再取出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骨头进行填充,用钢板和钢钉固定后,让其自然生长。长期的观察发现,这种方法存在不少问题,如植入骨骼与周边骨骼融合时间长,生长过程中易出现金属塌陷等。

黄霖教授团队采用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医生能够直接生产出与缺损部位完美匹配的内植物,通过螺钉牢固地固定在枕骨和枢椎(第2颈椎)。黄霖教授指出,这种固定方式的牢靠性是前所未有的。

术后黄霖教授治疗团队与患者合影留念

更令人兴奋的是,3D打印的骨骼表面布满孔隙,这有利于周边骨组织的生长,使真骨与假骨紧密结合,大大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黄霖教授团队在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和媒体报道后发现,虽然国内其他医疗团队在3D打印颈椎假体方面有所成就,但寰椎3D打印假体在全球范围内尚未有成功案例。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在3D打印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主任 黄霖教授

通讯员:张阳、刘昕晨、李玉希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专家简介。

黄霖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等要职。他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高难度的颈椎、颈胸段等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黄教授还熟练掌握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如脊柱内镜手术和微创穿刺椎体成形术。除此之外,他还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发表了多篇SCI论文。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专家是李玉希博士,他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和硕士生导师。李博士在脊柱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治疗上颇有心得。他主持了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了众多国家及地市级科研项目,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包括SCI论文9篇。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