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过长达十年的艰辛努力,逐渐在预防精神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众多心理障碍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得到治愈,这一事实逐渐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社会精神病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等预后不良的精神疾病并非不可治愈(SyuzoNaka,1985)。这一认知仅仅是一个起点,一个在社会及临床实践中初步探索的起点,尚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由于精神病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相对较晚,以及该领域基础理论错综复杂,目前对于许多常见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有许多未知领域。加之过去观念的影响,精神疾病的成因长期被视作神秘而不可预测,这无疑阻碍了精神疾病预防工作的进展。实际上,精神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整体都有深远的影响,患者可能因此影响劳动生产力,甚至给社会带来长期负担或伤害。
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不仅成为医学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仍处在探索阶段,基于现代自然科学的预防策略尚未完全被人们理解并应用,但我们不能停止探索的脚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疾病的内在原因和规律,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但我们有信心逐步攻克难关,为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