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蚴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健康快乐 2025-03-20 12:4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尾虫性皮炎是一种由鸟类和哺乳动物血吸虫引发的疾病,其详细病因及机制如下所述。
一、尾虫性皮炎的病因
尾虫性皮炎的源头可追溯到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血吸虫。在中国南方,家鸭的毛毕属血吸虫,特别是包氏毛毕吸虫(T.paoi)是稻田皮炎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这些成虫寄生在家鸭的门静脉中,而它们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属(Lymnea)。家鸭感染毛毕虫后,经过约10至12天的成熟发育,开始产卵。包氏毛毕吸虫的卵呈梭形,两端细长,内有成熟的毛虫。毛虫孵化后,会侵入椎实螺,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发育,释放出尾虫,感染新的小鸭,完成其生命周期。还有一种有眼睛、趋光性和五对穿刺腺的尾虫毛毕。除了毛毕吸虫外,东毕吸虫、梭形血吸虫等也可导致尾虫性皮炎。东毕吸虫的卵巢呈扭曲螺旋状,其尾虫没有眼睛但有五对穿刺腺,可从皮肤侵入。国外的梭形血吸虫、牛血吸虫、羊血吸虫以及澳大利亚血吸虫等也可引起尾虫皮炎。这些尾虫的最终宿主多为水鸟,中间宿主则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尾虫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当尾虫侵入皮肤后,会被大量白细胞包围,引发炎症反应。最初可能是尾虫的穿刺腺分泌物的作用,随后是昆虫死亡后的刺激反应。动物实验证明,这是一种过敏反应。首次感染时皮肤损伤较轻,但反复感染后炎症反应会加剧。在表皮和真皮中,会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和水肿。
尾虫性皮炎是一种由血吸虫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和过程相当复杂。了解尾虫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儿童焦虑症的鉴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