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健康快乐 2025-03-20 17:24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鼠疫的病原与发病机制解析
让我们深入了解鼠疫的病原。鼠疫杆菌,也称为耶尔森氏菌,是一种革兰染色的阴性短杆菌。它在动物体内和早期培养中呈现出荚膜的特性。这种病菌没有鞭毛,不能自主活动,也无芽胞。
感染源主要来自于鼠类。鼠蚤作为媒介,将鼠疫传播给人类。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患者的痰、脓、皮肤、血液或粘膜在感染时,也可能成为传播的途径。尤其是肺鼠疫,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导致人类肺鼠疫的流行。
对于易感人群,鼠疫并无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病后患者将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让我们再探讨鼠疫的发病机制。当鼠疫杆菌侵入人体皮肤后,会依靠荚膜V/W抗原将细胞吞噬,并在局部繁殖。之后,它们会通过透明质酸和溶解纤维素迅速通过淋巴管繁殖到局部淋巴结,引发原发性淋巴结炎,也就是腺鼠疫。当淋巴结中大量繁殖的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时,会引发全身感染、败血症以及严重的中毒症状。细菌会进一步播散到肺部,引发继发性肺鼠疫。如果细菌直接通过呼吸道被吸入,它们首先会在局部淋巴组织中繁殖,然后播散到肺部,导致原发性肺鼠疫。
鼠疫的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表现为急性出血性和坏死性病变。
鼠疫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广泛的自然疫源地,并在世界各地持续存在。它在人类中的传播主要通过疫区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6至9月期间更为常见。了解这些关于鼠疫的病原和发病机制的信息,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上一篇:宫颈肌瘤和子宫肌瘤的区别有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