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什么

生活知识 2025-03-22 17:03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性疾病,具有独特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在每年的5月至11月间流行,高峰期落在7月至9月。这一疾病以其猛烈的热症、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皮疹等为主要表现,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其影响却不容小觑。

一、登革热的症状解读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至15天。典型的症状首先是高热,体温急剧上升,伴随畏寒和寒战,持续约5至7天后降至正常,呈现出双峰热或马鞍热的特点。在发热期间,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在病程的第3至6天,多数患者会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多数伴有痒感,且不会脱屑。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出血倾向,从轻微的牙龈出血、鼻出血到严重的呕血和黑便不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轻度肝肿大,部分病例可能伴有增大和黄疸。若出现疑似登革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二、登革热的传播路径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蚊虫叮咬,因此易感人群主要是那些被蚊虫叮咬的人。这种传染病通过蚊虫的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类,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人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使用蚊香、蚊帐等。如果曾经前往疫源地或疑似被蚊虫叮咬,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了解登革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上一篇:多大的乳腺纤维瘤需要手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