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意义

生活知识 2025-03-27 15:02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肾小球性血尿,又称肾性血尿,源于肾小球出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单纯性血尿或伴有蛋白尿,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方面,肾囊肿、IgA肾病、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系膜增殖性肾炎以及多囊肾等,都可能导致肾小球性血尿的发生。而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是主要的诱因。

该病症的发病机理多与免疫有关。抗体抗原的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的系膜区和基底膜处,破坏滤过屏障,引起系膜基质和系膜细胞的增生,从而导致肾性血尿。

在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表现中,多形性红细胞的占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多形性红细胞大于百分之八十时,常出现于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等病症。而低于百分之五十时,则可能源于多囊肾、急性膀胱炎、肾结石、肾盂肾炎、泌尿系肿瘤和肾结核等疾病。

肾小球性血尿还常见于慢性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的囊肿破裂、肾病综合症和肾盂肾炎等。病发时,尿蛋白会明显增多,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同时可能伴有多种管型,如颗粒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等。

此病症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状复杂,如若发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深入检查与治疗。

上一篇:糖尿病减重手术要多长时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