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热加阴虚怎么治疗?脾虚湿盛阴虚内热症状

生活知识 2023-04-29 11:42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脾虚湿热加阴虚怎么治。

一:脾虚湿热加阴虚怎么治疗好

[概念]

五心烦热是指两手心、足心发热及自觉心 *** 烦热,而体温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种虚烦发热症状。

《素问.逆调论》有"阴气少而阳气盛,故热而烦满"及"阴虚生内热"的论述,将烦与热同时并见的症状归之于阴虚。

若肾虚湿热 *** ,两脚心热伴足胫发热疼痛者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阴虚五心烦热: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常欲手握冷物,卧时手脚喜伸被外,盗汗、遗精,颧红,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舌质殷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

血虚五心烦热:午后自觉两手两足心热,小有烦劳则加重,神疲身怠,食少懒言,心悸,头目眩晕,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涩。

邪伏阴分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眠差。有低热,暮热早凉,热退无评,能食形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略数。

火郁五心烦热:五心烦热, *** 闷,情志不舒,急躁易怒,头胀,口苦,尿赤,妇女则经行不畅,舌红,苔黄,脉沉数。

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告诉我

你好,你的这些症状既然不适合香砂六君子和过于滋腻的药物,那可以试一试温胆汤,加上中成药一清胶囊,祛湿热的效果在临床上是很明显的。另外可以配合人参健睥丸来治疗脾胃虚弱,平时多喝粥也可以有助于恢复。滋腻的补阴药可以不吃,想改变你的阴虚症状,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治疗一段时间一定会有所好转的。

祝你早日康复。

二:脾虚湿热加阴虚怎么治疗效果好

你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难以准确回答,一方面是因为你只给了一个范围,没有具体的症状描述,没有具体的对象,只有一个治法的要求;另一方面,既要利水渗湿,又要养阴,这是我们临床上最怕见到的一种证候——阴虚水结,或者阴虚湿热。因为我们不论是用苦寒燥湿 *** ,还是用芳香化湿的药物来运化水湿,都会损伤阴液,加重阴虚的表现;如果使用滋阴的药物,那么又会助长湿气,所以这是临床上非常复杂的一种表现,也是我们临床医生最不愿面对的一种情形,但是客观的说,目前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可以推荐一个方剂给你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既有清热利湿又有养阴的成分。此方出身名门,来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也是我在临床上比较多用的针对阴虚湿热的方剂,临床上可以随症加减。如果脾气虚明显的,可以加一点太子参、山药、白术;如果湿热较重,可以再加白茅根、芦根、天花粉等。

仅供参考!

三:脾虚湿热阴虚吃什么中成药

1、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中成药四君子丸、四君子颗粒等。

组成

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左上白术,右上茯苓,左下炙甘草,右下党参

功能

补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证。

症状常见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

应用

(1)四君子汤常加减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症、胃肠功能减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属于脾胃虚弱者。

(2)四君子汤(丸)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丸,比四君子汤多了燥湿化痰功效。更适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且痰多、腹胀、大便溏稀者。

(3)六君子丸加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丸。更增加了行气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常用于恶心呕吐, *** 脘痞闷( *** 闷、胃胀满不舒),不思饮食,脘腹胀痛(胃胀痛、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水肿、胀满等。

脘腹胀痛

注意

(1)本方多为温补之品,所以,阴虚或实热证忌用。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品,因其易有碍消化,影响药物吸收。

2、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有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组成

黄芪、人参(或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补中益气汤

功能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要用于3种情况:

(1)脾胃气虚证。症状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大便稀薄,脉虚软。

(2)气虚下陷证。症状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发热。症状身热,自汗,口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疲倦乏力

应用

常加减用于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肝炎、肾炎、疲劳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低血压或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液病、慢性发热、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肾下垂、脱肛等)、重症肌无力、 *** 糜尿、尿崩症、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等证属脾胃气虚或气虚下陷者。

注意

(1)阴虚型发热或内热炽盛者忌用。

(2)不宜与感冒药同时服用。

(3)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3、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可加减入汤药,有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中成药均打马赛克,避免有推荐品牌之嫌)

组成

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炒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古今医鉴》版多陈皮一味)

功能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用于脾虚夹湿证。

常见症状气短乏力,形体消瘦, *** 脘痞闷,厌食,饮食不化,肠鸣腹泻,面色萎黄,或身体浮肿,或咳嗽气短,痰白量多,舌质淡,苔白腻,脉虚缓。

应用

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缓解期肺心病、放射病等证属脾虚夹湿者。

注意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4、养胃颗粒

(中成药均打马赛克,避免有推荐品牌之嫌)

《中国药典》,中成药。

组成

党参、炙黄芪、山药、陈皮、香附、白芍、乌梅、甘草。

功能

养胃健脾,理气和中。用于脾虚气滞所致胃痛。

症状多见胃脘不舒,胀满疼痛,嗳气食少等。

应用

常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所致胃痛。

注意

(1)胃脘灼热、反酸,以及胃阴不足所致胃痛者忌用。

(2)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 *** 性食物,戒烟酒。

(3)重度胃痛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启脾丸

(中成药均打马赛克,避免有推荐品牌之嫌)

《中国药典》

组成

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泽泻。

功能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证。

症状见厌食,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

应用

常用于食积、厌食、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胃炎、营养不良、寄生虫病、腹泻等。

注意

(1)湿热腹泻、虚寒冷泻不宜单用本品。

(2)忌食生冷、油腻等补益消化的食品。

6、薯蓣丸

《金匮要略》,传统丸剂,中成药。

组成

山药、甘草、地黄、当归、炒神曲、大豆黄卷、桂枝、人参、阿胶、麸炒白术、白芍、川芎、苦杏仁、防风、麦冬、茯苓、柴胡、桔梗、干姜、白蔹、大枣。

功能

补益气血,调理脾胃。用于气血不足,脾胃不和证。

症状多见身体瘦弱,失眠健忘,精神倦怠,气短乏力,自汗盗汗,食欲不振等。

应用

常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的虚劳、胃脘痛、痹症(风湿关节疼痛)、闭经、月经不调等。

注意

(1)服药期间,忌食油腻、辛辣、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3)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及其制剂。

(4)不宜喝茶,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5)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总结:6种中成药的比较

(1)提醒,本篇提到的中成药均为适用于以脾胃气虚证为主的脾胃病。所以,实证不宜,感冒时不宜,或需要加减方后再使用。

(2)四君子汤是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很多方剂和中成药都是化裁自四君子汤。主要用于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脾胃气虚证。

由四君子汤演化的六君子丸,更多了燥湿化痰的症状,用于气短乏力,食少便溏,恶心呕吐,痰多腹胀等有痰湿的症状。

由四君子汤演化的香砂六君子丸,更多了行气功效,用于气短乏力,不思饮食,脘腹胀痛, *** 脘痞闷等有痰湿兼气滞的症状。

(3)补中益气汤,重点强调可用于气虚下陷所致脏器脱垂,也可以用于气虚所致的发热。

(4)参苓白术散,重点在于可用于脾虚兼有湿证,症状多见肠鸣腹泻,大便溏稀,或粘马桶,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身体浮肿,或咳嗽气短,痰白量多,舌苔白腻。

(5)养胃颗粒,强调可用于脾虚兼有气滞的胃胀痛。

(6)启脾丸,强调可用于厌食,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7)薯蓣丸,来自古方,长期调理气血两虚,除了调理脾胃虚弱外,还用于虚劳、痹症、月经不调等。

参考资料:

《金匮要略》《脾胃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国药典》《方剂与中成药》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