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即大仇的典故(大恩即大仇的典故是什么)

生活知识 2023-04-29 11:42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大恩即大仇的典故诉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恩负义。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的人品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本文目录一览:

“大恩如大仇”那个典故李勉最后被他施恩的人杀了吗

《故囚报李勉》的典故是历史上有名的恩将仇报的例子。所谓“大恩如仇”。

原文:

李汧公勉为开封尉,鞠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末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杀之。”故囚心动。其仆哀勉,密告之。勉衩衣乘马而逸。比夜半,行百余里,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因话言。言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几误杀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译文:

李勉做开封县尉的时候,有一次审问囚犯。囚犯中有一个很有意气的,向李勉倾诉并哀求放他走,李勉被感动后就释放了他。此后数年,李勉罢官成为闲游之客来到河北地面,偶然间碰见了以前释放的那个囚犯,囚犯十分高兴,把李勉带回家里好好招待。囚犯告诉他的妻子说:“这就是让我活命的恩人,我们用什么来报答他呢?”他的妻子说:“补偿给他好的绢缎一千匹够吗?”囚犯说:“不够。”他的妻子说:“两千匹够吗?”他还是说:“不够。”他的妻子说:“如果这样还不够报答,不如杀了他。”囚犯心里被说动了。囚犯家的仆人可怜李勉,就偷偷把囚犯夫妻要杀他的事情告诉了李勉,李勉匆忙穿好衣服上马逃逸,跑了半夜,走了有一百多里,到了一个旅店。店主人说:“这个地方晚上多猛兽出没,你怎么敢独自一个人走夜路呢?”李勉于是把原因讲给店主听,话还没有说完,就见一个人从屋梁上跳下,说:“我差一点误杀了品行高尚的人。”说完就不见了。天还没有亮,那位梁上君子(囚犯夫妻雇佣的刺客)携带着囚犯夫妻二人的头来给李勉看。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好的,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囚犯夫妻恩将仇报。但是囚犯家的仆人得知了事情的经过,觉得李勉是个好人,所以就偷偷告诉他囚犯夫妻要杀他,李勉就逃走了。囚犯夫妻雇佣的刺客听到李勉对店主讲事情的始末,也觉得李勉是个好人,于是反而把囚犯夫妻给杀了。

大恩即大仇吗?

有个故事:说的是历史上有位县令,当时他看到一名犯人长得仪表堂堂,而且浑身的气质非常的出众。

在察看了这名犯人的资料之后,发现他马上就要被处以死刑,当时县令非常同情他,觉得这样的人不应该就这样死去,于是偷偷把这名犯人放跑了。

他当年救了逃犯一命,本来是没打算索要报酬的,但是这名犯人在逃跑之前曾经表示过,自己将来有一天一定会倾尽所有来报答他。

但县令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好,不会在任何方面有求于这名犯人。

但没想到多年之后,这位县令被罢免,于是他在流亡的过程当中,竟然遇到了当年的那位犯人。

而这名犯人现如今已经是一个县令,当年的犯人看到他之后非常的激动,表示一定要报答恩情。

夜里他出来上茅厕,没想到偷听到了当年犯人和他妻子的谈话。

犯人的妻子听说犯人要报答恩人,决定给出自己1/10的家产,但没想到犯人表示不够。

之后这个妻子又加到了2/10,但犯人依旧觉得不足够。

之后他的妻子提出:如果觉得怎样报答都不合适的话,还不如雇杀手杀掉他,这样就不用报答了。

这名犯人竟然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直接就答应了,如果不是他偷听后连夜逃走,早就性命不保。

这就是大恩即大仇的典故。

这世上不乏知恩图报的人,但恩情毕竟是个沉重的话题,只要对方对你有恩,你在他面前就会自觉低人一等。

所以很多人一开始是感激,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是沉重的包袱,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最后恩将仇报也就不奇怪了。

我婆婆家老三刚刚毕业时他被分配在渔业饲料厂,厂里发不下来工资,后来他让我老公找我爸给他改派到事业单位。

后来我与老公从外地调回来。刚开始我与老公没有地方住,住在婆婆家里,只整整住了15天,他从单位回家看见我,直接说我吃他家喝他家的,让我滚蛋,婆婆公公一向怕他,也不吭声据老公大姐说他小时候父母训他,大冬天外面下着雪,他直接在水龙头上接了一大盆冷水,站在雪地里,自己拿着水盆自己从头浇下,然后感冒肺炎,后来父母及家里人都怕他。

后来他结婚,说他媳妇不会做饭,直接到他家把他父母接走给他做饭带孩子,他还有个小弟也不让他父母管,只准父母管她一个人。他小弟至今没有结婚。前几天,听说他与他媳妇打架,还叫了110,最后不知道结果如何。

所以不要轻易帮助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之人。

为什么有大恩即大仇一说?

俗话说升米养恩石米养仇,受到小恩小惠的人或许还懂得感恩,但当恩惠大到无力偿还时,就会心生负担,只有无颜相对,避之惟恐不及,恩也就变成了仇!

这是因为对方把爱心资助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斗米恩,石米仇。指得就是对别人的帮助让其形成了依赖,由感激变成了理所当然,以至于最后成仇。济人可一时不可一世。可以帮助人,不可使其产生依赖之恶习。

原话是斗米养恩,石(dàn)米养仇。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意思是如果你在危难的时候给人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如果你持续这样下去,突然某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帮忙,对方就会记恨你,并且记恨一辈子!

就好比接受救济的人,习惯了之后往往认为救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不会考虑自己去干点什么,靠自身的劳动来获得食物。如果你后来发现他已经恢复了劳动能力,你不救济他了,他就会对你记仇。

大恩如大仇?不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吗?

中国人教人向善,讲“善有善报”。教育人要感恩,讲“受人滴水之恩, 当 以涌泉相报”。本意是说 你受了别人的善意或好处或恩德,要想方设法给予更多的回报。

可是,这句话的一个“当”字,就给了受恩者一个义务,就是应当或者必须以涌泉相报。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你暂时甚至永久都拿不出涌泉哪怕是滴水回报,则又当如何?

大恩如大仇,这是中国人于人情世故冷酷而又精辟的至理名言,古今同理,中外一也,放之四海皆准。

在我们看来,小恩小惠如家常便饭,你请我一顿,我请你一顿,施之者如沐春风,受之者吹面不寒,倒显得觥筹之间一团和气。

而大恩则不然,施之者居高临下,受之者心有戚戚,均知恩重如山报之不易,长久则成为双方的负担。但凡朋友往来,谁不希望人敬一尺?起码也要平等,谁愿意见一个自己先矮三分的故人?受人大恩的感觉,大抵如此, 避大恩人有如避大仇人。

网上大凡说到“大恩如大仇”,一般都会讲到这个故事:唐朝有个岭南节度使,名叫李勉,在开封尉任上时,曾放走了一个囚于狱中的刺客。数年后,李勉客游河北,偶然遇到这位当年的囚徒。故囚见到当年的救命恩人,不由分说将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并私下和结发妻子商量:“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子说:“偿还千匹可乎?”故囚说,不行不行,一千匹布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妻子又说:“两千匹可乎?”故囚仍然摇头,说,还不够。妻子就说:“若此,不如杀之!”幸得此家仆人密告,李勉才免于一死。

再说一个近代的故事:月笙从上海跑到香港后,生活越来越困难。临死前,把一箱子的欠条亲自烧毁了。这一举动,让当时已经是经济状况十分紧张的杜月笙家人们很是诧异,可是杜月笙却说,这是在救你们的命。

杜月笙语重心长的告诉家人们:借钱的人有的流落天涯,有人生死未卜,若是我死后,你们一个个的去追债,那么势必将生前所维护的这些关系和交情都弄得不好看了。这些人念在当初我帮他们的份上,在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会出手相助,但是,如果你们去追债,也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这便是所谓的大恩如大仇啊,你们要牢牢记住这个道理。

不论是施恩者还是受恩者,一定要有善良之心与怀德之志。

为什么李勉救的那个囚犯要杀他呢?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因为当你对一个人的恩德太大,大到对方回报不了的时候他就只剩下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从此死心塌地为你做事。你让他赴汤蹈火,他只能万死不辞。因为如果他做不到,就会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那个时候,你的恩德反而变成了压在他身上的重担。你要记住,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这么活的。

所以,一般人都会做第二个选择:那就是——远离你,甚至让你消失在他的世界里。轻则绝交,重则谋害。

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当他倾家荡产都回报不了你恩情的时候,就等于说自己很无能,很失败。他为了避免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无能很失败,最好的策略就是两个字:『不报!』并且他还会说服自己,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通过努力换来的,是他应该得来的,跟你没有任何一丁点关系。这,就是人性。

大恩如大仇是什么意思

“大恩如大仇”指:大恩成仇,意思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一味地施予恩情只会助长他人的贪欲,养出恩将仇报的“白眼狼”。

“大恩成仇”来源于“升米恩,斗米仇”这个典故:

从前有两家邻居,一家属于富农,而另一家则是贫困交加。正所谓,靠天吃饭天抄不应。有一年,天灾泛滥,穷人日子雪上加霜。

邻居慷慨基恩,奉上一碗米。然而,这就好比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穷人无休止的索取,要了一担米。富邻居觉得不好意思,就停止救急。如此一来,穷人家邻居就觉得这邻居在埋汰他。一来二去,恶语相向,双双成了仇人。

大恩成仇的寓意:

“大恩成仇”启示:

对一个人好要把握好尺度,只有适当的施与恩惠,才能使人心怀感激。一旦尺度没把握好,过于的施与恩惠,只会给养出仇人。

为什么古人说“大恩如大仇”呢?

话说唐朝唐肃宗年间,有一个节度使叫做李勉,他追随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有一次他们抓住了一种乱党,按照古代的规矩,要谋反那可是死罪啊,必须斩首示众。李勉就是当时的监斩官。

李勉去视察现场的时候,发现一百多名将要被斩首的乱党几乎不是哭哭啼啼,就是垂头丧气,只有一个人,昂首挺 *** ,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意思,甚至还带有轻蔑的神色。李勉感到好奇,就过去问到:别人都害怕,你为何不怕?还如此轻蔑?

此人答道:我之所以轻蔑,乃是因为大人不会办事呀!在这里的乱党们,大部分都是安禄山家乡的人,他起兵造反,我们如果不听他的,当时就被他砍死了,我们是被威胁着造反的,其实我们并不想反。如果朝廷要把我们赶尽杀绝,那么那些造反的人就会铁了心的跟着安禄山造反了,再也不会感念朝廷恩德了。

这个李勉一听这个说法有道理啊,于是他就向唐肃宗报告了这个事情,唐肃宗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下令放了这些犯人里面那些无辜的人。其中就包括刚刚那个刚直不阿的人,他真实的名字叫做李九,被释放后他亲自来到李勉这里说李勉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千恩万谢的去了。

李勉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是他没有想到,二十年后,这件事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二十年后,已经七十岁高龄的李勉告老还乡,途径河北的时候,遇上了当年他救过的李九,李九说好不容易遇见李勉,一定要报恩,所以就让李勉在他府里住下了。

这个时候的李九已经发财了,他经营马场生意,家财万贯,他和自己的老婆商量,说李勉对他李九恩重如山,怎么报答李勉呢?给他一千匹良马?好像不够。给他两千匹良马?好像也不够。人家对我可是救命之恩啊!要是把所有钱财都给他,又舍不得。

怎么办?想了很久,李九的老婆说道,既然恩情太大,报答不过来,那不如杀了他,这样就不用报恩了。于是他们还雇了一个杀手去杀李勉,李九的一个下人叫做来福的,听说了夫妻两个的对话之后,赶紧告诉李勉快逃,李勉就趁着天黑逃跑了。

话说那个杀手,也是一个有良心的杀手,他后来听说李九是因为这件事杀人,于是回去反杀了李九,李勉因此躲过一劫。

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大恩如大仇”了吧,古人说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