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年,我们如何健康养老?

健康新闻 2023-06-05 13:55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老年人有两怕:一怕生病,二怕孤独。

在物质层面的“老有所养”得到基本保障的今天,老人们的生活陪伴、精神慰藉、幸福安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4.3万人,占总人口的12.38%。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成为化解老年群体护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养老机构的短板怎么补?

——生活照料与康复关怀无缝对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让老年人怡然自得

养老机构里,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没来,先来了个“95后”的小姑娘。

22岁的邓可可,本科毕业后来到合肥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工作,成为这里老人的伙伴,她的工作主要是策划各种活动,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

“植树节那天,我带领老人们一起种植了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老人们回忆起动手种菜的情景,很开心。”留着披肩发,圆圆的脸透着一股稚气,邓可可说起自己最近的策划头头是道,“我还开发了筷子夹珠子、折纸等活动,一方面让老人们不孤单,另一方面锻炼老人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

让老人健康养老,心理关怀少不了,专业医生的照料更重要,而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恰恰是一些养老机构的短板。

3月下旬,记者走进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进门右转第一间办公室就挂着“家庭医生”的牌子。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的张健,已经从事医疗工作17年了。“周四是大查房的日子,我基本上一整天都在照料中心里,除了挨个房间检查老人身体情况,还会在这间办公室里接受老人的医疗咨询。 ”张健是庐阳区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去年下半年开始,他的日常工作多了一项——步行5分钟,到卫生服务中心隔壁的长者照料中心,呵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去年,我们与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对签约家庭医生的老人提供专享‘健康包’服务,平时以定期医护大查房,急诊急救随时到为主线,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 ”合肥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的负责人左益松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手机微信,“我们成立了医养沟通群,每晚6点,照料中心的护工就会将老人的基本情况反馈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昨天中心里需要一级护理的老人有7人,二级护理也是7人,三级护理有15人,白天老人无特殊情况。 ”

今年87周岁的申桂枝,腰间盘突出,压迫右腿神经,走路缓慢。 “8点结束早餐之后,9点就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给我们指导康复活动。而且每天都有专业医生来问我的身体情况,这让我很放心。 ”申桂枝的房间内,墙上粘贴着一张“全能小冠军”的奖状。 “这是我参加中心的运动会得的奖,我现在身体棒得很,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申奶奶笑着说。

社区医院如何满足居家养老需求?

——社区医生常态化主动上门,依托“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开展远程会诊

每隔40天,就得请人帮忙把老伴抬上担架,打120去医院更换一次胃管,是钱昌英以前最头疼的事情。

这件头疼事,自从社区的两位医生上门之后,就不复存在了。“我老伴余华堂今年78岁了,因为有脑损伤,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定期得更换胃管,孩子们又不在家,我们去医院特别不方便。”家住合肥市庐阳区的钱昌英告诉记者,社区了解情况之后,两名医生主动上门,介绍了家庭医生有偿签约居家养老人群个性服务包的内容。“医生上门服务,老伴在家就可以更换胃管。 ”钱昌英说,“上门服务方便不说,还节省了一笔开支。以前打120去医院,光路费,一来一回就得500多元,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每年只要20元,上门服务一次也只需40元。 ”

为余华堂提供上门服务的是安医大一附院的高年资护士赵红和胡兴。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发现,老人长期卧床,导致背后有压疮,而且压疮面已经破溃,我们及时对创面进行了清创消毒,上敷料和贴膜,帮助老人更换了衣物,并且进行了翻身按摩。 ”赵红说。

据了解,目前养老的现状仍是90%老人居家养老、7%老人社区养老、3%老人机构养老,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记者在随机走访中了解到,对于社区医生上门服务,不少老人点赞,但也有人质疑,遇到疑难问题,只有社区医生怎么行?

3月20日,在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不少老人聚集在一间办公室门口。 “我们是找柯医生的。 ”正在排队的吴奶奶笑着说,“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大医院的医生呢。 ”

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柯道正,正忙着回答老人们的问题。 “我每周二下午都在这里。 ”柯医生转身跟记者打了声招呼后,又忙着与老人们沟通起来。

“我们与安医一附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选派专家在中心坐诊,同时派出2名具有专业特长的高年资护士下沉中心驻点工作。 ”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静波表示,依托“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开展远程会诊,使社区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慢病有管理、疾病早发现、小病能处理、大病易转诊。 “医联体”专家常年在社区中心坐诊、带教和培训,并融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如何完善?

——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补齐人才短板,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医生上门服务,人手够吗?“社区里一共有11名医生、9名护士,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还是人手不足。 ”陈静波说。

社区医院里人手不够,养老机构里,医护人员同样不足。合肥市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坦言,过去,养老机构大多以“养”为主,遇到老人突发疾病,往往措手不及,通过打造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相结合的“医养融合”模式,弥补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方面的短板,可目前,具备一定医学素养的医疗保健的专业人员非常匮乏,让人头疼不已。

省人大代表任斌表示,要培养一批有志于养老服务事业,并具有医疗、护理专业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各市、县、区从事老龄养老服务事业。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同时,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业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通过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现阶段医养结合主要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让老人生病能得到及时治疗。但在基本的医疗保障之外,还需顾及老人对健康生活的多层次需求,比如做好日常保健、参与社交活动、发挥余热等等。 ”省政协委员、安徽国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元元建议。

近日,我省发布了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年)行动计划,不断优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大力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和医养结合深入发展,积极发展智慧养老和养老产业,加快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养老产业加快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省老年人养老服务获得感明显增强。

“我在这里很开心的,每周还有小学生来给我们唱歌、跳舞,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讲讲过去的故事,挺好的。 ”申桂枝虽然对现状挺满意,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没有休止符,仍需以跑步姿态打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升级版,满足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