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疫苗需注意的几种情况
对家长来说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为了给孩子增加免疫力,防止孩子患传染病,家长们都会及时去防疫站或医院给孩子接种疫苗。但有些时候,儿童是不宜接种疫苗的,否则不但达不到增加免疫力,防止传染病的目的,还可能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那么,哪些时候孩子不宜接种疫苗呢?
1.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疫苗不但会加快发病,而且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变得复杂。同时,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也会有发烧的情况出现,这样会给医生对患儿病情的诊断带来干扰。在儿童发烧期间接种疫苗还会使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和致病的细菌互相干扰,影响免疫力的产生。因此,在孩子发烧期间家长不应给孩子接种疫苗。
2.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及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接种疫苗后各种疫苗都要经过肝肾等器官代谢,使有病的器官负担加重,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3.大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以及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4.重度营养不良、患有严重佝偻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这些儿童往往体质较差,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好,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所以不适宜接种疫苗。
5.有过敏性体质及哮喘病、荨麻疹病或接种疫苗时曾发生过过敏反应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原,这些微量的过敏原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有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来讲,由于他们对过敏原的敏感性极高,所以微量的过敏原也会使他们发生过敏反应,给他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6.全身有淋巴结肿大的儿童,在未查明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之前不宜接种疫苗。
7.正患有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时间不足2周,正处在恢复期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况且患过带状疱疹、水痘、麻疹等传染病的儿童就已经获得了对这些疾病的终生免疫能力,也不必再注射相应的疫苗了。
8.密切接触过流行性传染病患者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这类儿童应该在度过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后,在未发病的情况下方可接种疫苗。
9.有的儿童由于受到某种病毒的隐性感染(即感染了某种病毒却并未发病),体内已经产生了该种病毒的抗体,也就没有必要再接种预防这种病毒的疫苗了(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就不必再注射乙肝疫苗)。
10.接种的部位(一般为上臂或臀部)有严重的皮肤病,如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这些疾病后再接种疫苗。
11.在最近一个月内已注射过丙种球蛋白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丙种球蛋白有增强机体抵抗力及预防感染的作用,所以此时接种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力。
12.腹泻的儿童(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泄掉从而使疫苗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果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也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又必须接种某种疫苗(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时,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接种疫苗。
[[编辑推荐:剖腹产男宝宝免疫力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