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胰腺癌
胰腺癌如一样被称之为“癌中之王”,它是最难治疗的实体瘤。早期若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生存期和五年生存率很好。但事实是,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都已中晚期,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非常困难。
由于胰腺癌深藏在腹腔后部,早期症状非常隐匿,但也并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寻。较常见的胰腺癌早期症状有厌食、消化不良以及体重下降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其次,约有半数的早期胰腺癌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黄疸。但以上症状在肝炎或胆道疾病时也可以出现,所以早期胰腺癌又很容易被误诊为肝炎、胆囊炎或胆石症。另外,早期胰腺癌的部分表征还随着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癌肿发生在胰头部位时,早期便可出现黄疸、肝脏肿大、大便色变浅;癌肿发生在胰体时,患者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神经疼痛;胰尾癌时症状较隐匿,疼痛不多见,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庆食、消化不良外,有时表现为腹部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左肾疾病。所以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症状,特别是年过40的中年男性,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并按胃病治疗无效时,不排除胰腺癌的可能,有必要进行更精细的检查。
然而,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没有像甲胎蛋白检等敏感性和准确性非常高的肿瘤标志物,故不易被发现。故对于高危人群,医生和患者都要意识到胰腺癌存在的可能性,有意识的有针对性地去查。在初筛性诊断手段中,以对人体没有损伤的B超检查较为实用,再结合超声内窥镜、造影增强超声波和CT,可以检测到小于2cm的早期胰腺肿瘤。
确诊为早期胰腺癌的,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一般以手术切除为首选。胰腺无论是在解剖生理还是外科治疗上均与肝、胆、脾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手术难度较大,但仍是早期胰腺癌患者长期存活的唯一希望。外科切除手术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合并血管切除术、胰体尾部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
手术后的病人要根据疾病的情况及手术中的情况,来确定用何种饮食。一般来说,手术后三天内禁食水、通过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来维持机体的生理需要。当排气后,可适当的吃些无油全流食如米汤、果水或蔬菜汁等,刺激胃肠道,待胃肠道逐步适应后,根据病情再改为低脂半流或低脂普食。康复期间,膳食要合理搭配,注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和蛋白质的量要适宜。
虽然早期胰腺癌难发现、难诊断,但决不是“绝症”,如果及早就医,医患配合得好,少走弯路,可以大大改善早期胰腺癌的预后。最重要的是中年男性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时,不要自行诊断而乱用胃药,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机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胰腺癌用药建议咨询专家热线:400-88-54321(免长途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