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患者居家宁养≠等死
面对父亲身患绝症的事实,身为病毒专家、医学博士的为了减少父亲的痛苦,选择放弃为父亲医治。这一事件在媒体上被广泛报道后,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选择“‘尊严死’还是‘痛苦活’”的讨论。老百姓或许多是直观地从金钱和孝顺等方面对此事进行评判,而得益于专业上的优势,医务工作者和专家们的视角则更宽一些。因为他们更懂得什么是疾病、什么是不治之症,当下的医学技术能为患者提供何种程度的服务,绝症患者究竟面临哪些身体和上的痛苦等问题。在他们看来,让回天乏术、进入生命倒计时的绝症患者回家静养,在亲人的陪伴下走过人生最后一程,或许是更符合人性的选择。
宁养:守候生命最后的尊严
指导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 翟晓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育学博士 李蕊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博士 李峥
上海瑞金医院科副主任医师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78岁的陈有强患有腹膜恶性间皮瘤,发现时已属晚期。陈有强有公费医疗,儿女的经济条件都还不错,通过化疗是可以多活些日子的。但在浙江医科大学一附院住院时,深感子女轮流为他送饭、守夜的奔波与劳累,又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瘦骨嶙峋、痛苦不堪,陈有强就找到提出“死”。
陈有强的儿子陈作兵是一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学博士,得知父亲的想法后,经与家人讨论决定尊重父亲的意愿。陈作兵对父亲说:“爸爸您放心,活着的时候您要坚强,但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您那么痛苦。”
于是,陈有强从医院搬回了家里,不再吃药,不再打针,只吃些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陈有强病危之时,陈作兵做出了放弃抢救的决定,让医生为父亲进行了镇静催眠,使他安详地离开人世。因为抢救病危患者这样的程序,陈作兵自己也做过许多次:心脏按压起搏(因为患者十分虚弱,很容易压断肋骨),切开气管,插进直径超过3厘米的管子,上呼吸机,24小时补液,包括生理盐水、液、消炎药、镇痛药、镇静剂,即使是用最新的抗肿瘤药物,一针几千元,也不过是延长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生命,而躺在室里的患者意识似有似无,逐渐多,有的甚至已经脑死亡……
“尊严死”还是“痛苦活”
父亲去世之后,陈作兵写了一份医生手记发表在杭州论坛上,2012年5月3日,经杭州 《都市快报》报道,这份仅1610字、描写父亲最后救治过程的日记,很快被转发6000多次。陈作兵陆续开始接到熟人和朋友的电话。那些还正在被肿瘤折磨的患者,从几十岁到近九十高龄,都期望听到最诚实的意见:究竟是在现有情况下继续做放疗化疗,还是珍惜最后的时光和亲人相聚?
此事经过网络的传播,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作为儿女要竭尽能力尽孝道,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让父母多活一天感受彼此的爱与温暖,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更不想背负不孝的骂名。也有人认为,与其让亲人死得痛苦、没有尊严,还不如像陈医生那样尊重老人自己的选择。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翟晓梅说:“中国人非常重视孝义,对此也各有见地,在我看来最大的孝就是尊重。所以,当家人不幸罹患绝症时,在尊重他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放弃无效的医疗干预,取而代之以宁养,这样能让患者在肉体上免受不必要或进一步的伤害,从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此事有可能带来风险。上海瑞金医院副主任医师郭元彪说:“这件事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第一,家属能否代替患者作关乎生命的决策,有无潜在法律风险?如果家属因为想法不纯而不予,如何能够鉴别?第二,如何评估肿瘤的预后?家属的观点是否真正专业?患者是否真正无法治疗而放弃?尽管家属是医学博士,但对肿瘤是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