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监测肝癌风险降低
50年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科学家巴鲁克·布伦博格博士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一种新的抗原性物质——“澳大利亚抗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类有能力与乙肝病毒展开“拉锯战”。
7月3日,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的“战胜乙型肝炎:HBsAg从发现到清除—HBsAg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生命时报》记者与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多位知名专家深度对话,解读乙肝治疗的新进展。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路淑芳表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和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而乙肝病毒又是最容易预防和治疗的病毒之一。一方面,疫苗的问世,扼住了乙肝病毒传播的喉咙,使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抗病毒药的出现,使乙肝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这两大类药物,通过不同的机理和特点,帮助人类获得了一个个胜利。
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高嘉宏则强调,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减少肝硬化、等的发生,是一场“持久战”。通过对一系列相关指标的筛选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检测,对预测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意义重大。临床研究发现,表面抗原定量结合病毒学指标(即乙肝病毒DNA检测)联合分析,有助于判断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清除期、控制期(非活动期)还是低复制期,从而更加精确地指导用药。比如乙肝DNA水平低,但表面抗原水平仍较高时,说明患者是“非活动期病毒携带者”,最好积极治疗。初步数据显示,通过这样的定期监测和随访,可使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降低约30%。
“虽然各国治疗策略尚未统一,但原则都是要早期治疗,选择强效、低耐药、安全的药物,以保证长期疗效。这好比盖房子,地基没打好,就要经常要修缮、补漏,”路淑芳补充。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尝试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以解决乙肝耐药性这一难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魏来最后提醒,乙肝包括早期肝癌是可以治疗的,患者要树立信心,只要坚持正确、规范治疗,生活中主动“爱肝护肝”,比如戒酒、限制高脂饮食等,他们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与普通人并没有太大差别。大众对此也完全不必恐慌,更不能歧视,日常的握手、拥抱、共同用餐等并不会传染乙肝。